【“书香”妈妈·牵手“一小”】忙趁东风放纸鸢——垛庄“书香妈妈”第三十六期传统文化宣讲活动

菲菲

<p class="ql-block">  风传花信,草长莺飞,偷得院中半日闲,忙趁东风“画”纸鸢。垛庄“书香妈妈”第三十六期传统文化宣讲活动如约而至。</p> <p class="ql-block">  微信群里下通知,提醒活动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书香妈妈”和“书香娃娃”对活动充满了期待,积极报名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飞风筝,放飞心情,本期传统文化宣讲主要介绍的是与“风筝”相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  放风筝,是对春天最好的诠释。“春半踏青时,纸鸢鸣半空”,风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三大风筝产地为潍坊、北京和天津。</p> <p class="ql-block">  风筝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风筝模型是由墨子制成的木鸟风筝,记载有“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虽然只飞了一天就坏了,但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经鲁班改进,制成了竹鸟风筝。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纸鸢”的叫法逐渐流传开来。</p> <p class="ql-block">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我们的祖先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吉祥如意等传统文化融入到风筝的图案中。如:“龙凤呈祥”、“百鸟朝凤”、“麻姑献寿”等风筝。</p> <p class="ql-block">  “书香娃娃”积极踊跃分享了解到的与风筝相关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尽管风筝的形式不同,但是,它却一直与中国的民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它生自民间,所以具有质朴健康、寓教于乐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了解完与风筝有关的知识,“书香妈妈”和“书香娃娃”一起给风筝涂色,悦享美好的亲子时光。</p> <p class="ql-block">  “书香娃娃”分享自己的涂色作品。</p> <p class="ql-block">  “书香妈妈”带“书香娃娃”放风筝,满满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风筝,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它传承着民族朴实而宝贵的古老文化,是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和民族特征的体现。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保护、继承和发扬优秀民间文化传统,让世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民间艺术,也让伟大的民族民间艺术走向世界。</p><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大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卡勒德·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中说:“人的命运就像风筝,但始终有一根丝线在牵引,以至于不真正迷失。”“书香”妈妈,牵手“一小”,欢迎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我们!</p> <p class="ql-block">撰稿:菲菲老师</p><p class="ql-block">摄影:王梦莎妈妈</p><p class="ql-block"> 姜玉骞同学</p>

风筝

书香

纸鸢

妈妈

传统

娃娃

文化

宣讲

活动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