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成长课程的缘起 <p class="ql-block"> 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傍晚,古希腊一座海岛上,苏格拉底遥望苍穹巨海,震耳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自此,这三个问题便成为哲学的终极命题,始终考验着人类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围绕着这终极问题追问人生的意义,或者说我们获得幸福的密码,我想,无非就是要处理好我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的孩子背起书包,来到学校,我们内心的期盼是什么?是考一个好分数,还是希望他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具备面对人生任何挑战的勇气,拥有笑对百态,让自己幸福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我想大多家长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幸福的人生,分数不是全部,更不是唯一。而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只是一个小小的班主任,但我深深地知道,我或许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孩子们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取决于他的童年播下怎样的种子。正如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正如许多学者专家强调的一样:童年,对人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我带一个班的孩子们前行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这个班,我们的这些孩子,要走向哪里?</p><p class="ql-block"> “人终其一生就是要成为自己!”这是尼采说的,也是我每一次走进新的一个班级,最想要对孩子们说的。我们的生命成长教育,也从这里出发,最终走向这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星辰战队的四十个孩子,各有各的可爱,各有各的优秀,也各有各的烦恼。有的孩子已然很优秀,但不能接受自己一丁点儿的瑕疵;有的孩子不知如何打开自己;有的孩子热烈却不能很好地与同伴相处;孩子的情感表达较弱,需要引领和滋养……除了知识学习,生命状态的呈现,生命韧性的提升,生命光芒的闪耀,都是我希望关注的。</p><p class="ql-block"> 上个学期,给孩子们做了几次零散的课程,看到了一年级孩子在对生命的理解上,有着哲学家般的智慧认知,我坚定了做这一课程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期,我将逐步构建从一年级起步的生命成长课程框架,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支持与滋养,为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打好“向上、向善”的温暖底色。</p> <p class="ql-block"> 一、生命成长课程的三个纬度</p><p class="ql-block"> 低年级生命成长课程,我想分为这三个纬度。第一个纬度是: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第二个纬度是:友善待人,看见美好;第三个纬度是:认识世界,创造美好。我希望能引导孩子们珍爱生命,拓展生命的高度、厚度与宽度,创造生命的价值。我期待在生命成长课程中,借助诗歌、绘本、影片、歌曲等丰富的课程资源,籍由阅读、讨论、戏剧体验、写绘等方式,带领孩子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个生命朝向“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二、生命成长课程的框架</p><p class="ql-block"> 从三个维度出发,搭建出生命成长课程的框架,涵盖以下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 1. 认识自己,知道“我”是有多个层面的,从不同的角度看,“我”是不同的,需要尊重不同的规则,有不同的权利和任务,但这些都是我。</p><p class="ql-block"> 2. 喜欢我自己。能说出自己的优点,也能坦然说出自己的不足,并接受自己的所有,悦纳自己。</p><p class="ql-block"> 3. 练就发现美好的眼睛,能看到同伴的优势与长处,并真诚地欣赏与赞美。</p><p class="ql-block"> 4. 学习与同伴友好、愉快地相处,能主动寻找友情,也能用妥善、包容的方式解决与同伴的矛盾。</p><p class="ql-block"> 5. 了解世界的广袤无垠,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探索、去发现。</p><p class="ql-block"> 6. 愿意为世界之美贡献小小的力量,在心田种下“世界因我而美丽”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三、生命成长课程内容</p><p class="ql-block"> 根据孩子们的需要,确定好框架与目标,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以绘本、诗歌、歌曲等为载体。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后期也有可能会有微调。</p> 认识自己 点燃未来 <p class="ql-block"> “我是谁?”是人生的终极追问,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也正因为认识自我是如此重要,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入口的门廊上,才会镌刻着“认识你自己”这样的箴言。</p><p class="ql-block"> 带领一群一年级的孩子去探讨这个看起来无比宏大,无限深奥的问题,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我便直截了当的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请他们问问自己:“我是谁?”</p><p class="ql-block"> “我是我自己!” 宏凯的回答充满了哲理。但显然,我不能就此给出讨论。于是,我让孩子们对宏凯的回答提出自己的问题。泽硕笑问:“那我自己又是谁?”瞬间,又将思考继续推进。</p> <p class="ql-block">志睿说,我是人。他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给“我”下定义;</p><p class="ql-block">牛童说,我是别人身边心中最温暖的人。生物属性的人有了丰富的情感属性;</p><p class="ql-block">可昕说,我是高级动物。这是认识到了“我”的物种分类;</p><p class="ql-block">顾遐说,我们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从生物人谈到了社会人;</p><p class="ql-block">万洲说,我们是从肉鳍鱼进化来的。小小的年纪,竟然知道哺乳类生物是从肉鳍鱼类发展而来,实在是让我人惊叹!</p><p class="ql-block">以瑞说,我是中国人。这是从国籍上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p><p class="ql-block">景妍说,我就是我自己,他就是他自己。仿佛问题又回到了最初。我问孩子们:“小朋友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好难好难?”</p><p class="ql-block">亿轩笑眯眯地说,我就是张亿轩,每个人的名字不同;孩子们说:“可是,可是……”我知道他们的想法:世界上叫“张亿轩”的人有很多啊,这个名字也不是唯一的我;</p><p class="ql-block">博源用星座来定义自己,但属于同一星座的人也有很多很多啊,星座依然不是我;</p><p class="ql-block">容嘉认为可以照着自己的样子来说。她开始关注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真好!</p> <p class="ql-block"> 在热烈的交流与碰撞中,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追问中,孩子们已经举起了多把尺子丈量自己。孩子们逐渐建立起“原来,有这么多个我!原来,不同地方,不同维度,不同场景下,我是不同的,但都是我。”这样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较多的是从“生理自我”与“社会自我”两个维度来认识自己,“心理自我”这一维度涉及还比较少。生理属性与生俱来,社会属性在生活中常常被提及,而“心理自我”的认知恰恰是向内看,因此,孩子们还不能有较多认知也是正常的。</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带着孩子们走进了绘本《我是谁》,在画面与文字中,与金小星一起去探索“我”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绘本的神奇就在于,没有文字,也能有情节。当扉页上出现一张大照片时,所有孩子都知道了,这是本书的主人公。当孩子们看到她胸前带着“金小星”的名牌时,孩子们叫出了她的名字。虽然书中并没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但因为场景的熟悉,那些用平行的方式列举出来的金小星的生活,也能引发孩子们强烈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翻开第一页,孩子们齐声将小星不同的社会身份,小星的疑问念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在妈妈面前,她是女儿,模仿妈妈化妆、穿高跟鞋的调皮女儿。</p><p class="ql-block"> 在弟弟面前,她是老师,严格而又亲切、事无巨细的老师。她戴着大大的黑框眼镜,手忙脚乱却依然笑意盈盈。</p><p class="ql-block"> 原来,不同的人面前,我的身份是不同的呀!不同的身份,需要做不同的事。在妈妈面前,我可以调皮,但在弟弟面前,我瞬间长大,不仅教弟弟写字画画,弟弟挥舞宝剑调皮时也要微笑包容,耐心教导。不同场景下,我们有不同的身份,我们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继续推进,会发现,同样是玫瑰班小朋友的她,在不同老师的面前,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在美术老师面前她是富有想象创意无限的小朋友;在体育老师面前,她是努力奔跑争夺第一的小朋友。哦,同一个身份,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啊!不同的课上,可以做的事不同,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p><p class="ql-block"> 我请思橙、云泽、雨晗来描述他们在不同的课堂上有什么不同的称呼,要完成什么不同的任务。在这样的描述中,孩子们也学会了绘本的语言表达。</p> <p class="ql-block"> 在公共汽车上,她是乘客,是一个喜欢按铃的顽皮乘客。</p><p class="ql-block"> 迁移前面的阅读成果,在这里,我让孩子们拓展延伸,说说自己在飞机上,是一个怎样的乘客。孩子们的答案精彩纷呈,十分有趣。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还学会了用“在飞机上,我是乘客,是一个怎样的乘客”这样的语言范式来表达。有的孩子是在天空中看风景的乘客,有的孩子是吓得心要跳出来的乘客,有的孩子是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大家的表达都不同,但同样有趣、精彩。</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借助金小星的视角,经历她在现实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并通过各种细节感受着角色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讲到这张大图时,我引领孩子们思考:金小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面前,不同的场景中,称呼都不一样。那这只是称呼变了吗?孩子们很快明白过来,七嘴八舌地说,不是的,是做的事情也不一样,要求也不同。对呀,不同的角色要遵守不同的规则,同时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呀!当金小星是赛道上的运动员金小星时,她就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她也需要全力以赴争夺冠军,因为那是她的使命。孩子们看着书中的金小星虽然满头大汗,却依然竭尽全力奔跑的画面,纷纷点头,表示理解了这一深刻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志睿一开始说,长大了就不叫谭志睿了。有的人的确会改名,譬如我自己。大部分人却不会改名,依然会叫现在的名字,但身份、角色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以后,随着我长大,会见到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那时,称呼我的词语会更多吧?”金小星这样自问。在这一页之前,金小星探索的都是“现实自我”,而这一页展示的是她的“理想自我”,是长大后的她,想成为的那个自己。</p> <p class="ql-block"> 循着金小星的这个自问,我领着孩子们做了“理想自我”的追问,孩子们梦想的种子在这一刻被悄悄点燃。</p> <p class="ql-block"> 课后,根据“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我设计了两个写绘,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自己和梦想中的自己是怎样的吧!</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眼中,当下的自己,也就是“现实自我”是多样化的,在不同的场景下,都有各自不同的但合适的表现。看见这些美好的瞬间,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在心底深处,是多么希望展现一个美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希望未来的自己是怎样的呢?别看一年级的孩子小,小小的心里也有大大的梦想,他们的“理想自我”温暖、有爱。</p><p class="ql-block">有的梦想很宏大,保家卫国、安邦护民,让人肃然起敬;有的梦想充满活力,登上舞台、画笔筑梦,可以看见孩子心底的七彩光芒;有的梦想很温暖,爱护动物、教书育人,让人嘴角上扬,喜从心生;还有的梦想,是一个人终身的幸福追求——做个好爸爸、好丈夫、好儿子,陪伴家人快乐生活,触动着我们心里最柔软的那根弦……</p><p class="ql-block">不管是哪一个他,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理想自我”,值得欣赏,更需要我们支持。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理想自我”或许会变,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陪伴他们探索,最终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路,成为自己最喜欢的自己,是一生的课题。</p> 悦纳自己 做个英雄 <p class="ql-block">第二课时,我带着孩子们阅读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乔恩•布莱克和德国的阿克塞尔•舍夫勒。两位岌岌无名的作者,创造了这本富有哲理的绘本。</p><p class="ql-block">绘本的主人公叫达利B,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兔子,但达利B却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不知道自己应该住在哪里,应该吃什么食物,应该做什么。看起来迷茫的达利B,恰恰反应了作者的核心思想——不要被任何标签定义。后来,当黄鼠狼杰西D出现,其他知道自己是会被黄鼠狼吃掉的兔子,都躲进了洞里。只有达利B坐在树上,与杰西D打着招呼,最后用他比其他兔子大许多的大脚,曾让他很烦恼的大脚,把杰西D踢走,救了大家。</p><p class="ql-block">借由这本绘本,我希望孩子们能继续深入思考“我是谁”,而且,更多的从“心理自我”的层面去思考。</p> <p class="ql-block">开始上课,我首先让孩子们回顾了《我是谁》当中,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身份”。但今天的“不同身份”,已与上一堂课不同,从不同身份中,我们要重新回到“我”这一核心,让孩子们知道,虽然,我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责任,在不同的地方需要遵守不同的规则,但我是不被定义的我,我有无限可能,我成为怎样的人,源于探索,源于我自己的选择与努力。所以,今天的有时候我是谁,从书中的乘客等身份,让孩子们自己说自己有时候是谁,通过这种言说,过渡到了孩子们自己独特的身份上——亦川是语文课上写字最好的人,奕诺是写绘单创作的最棒的人,禹潼、子渌是美术课上画得最棒的人,景睿是音乐课上唱歌最棒的人,子晨是体育场上最厉害的人,容嘉是体育课上跑步最快的人……确认过自己的独特与优秀后,“这么多的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我呢?”又将孩子们的思考拉回了核心区域,课程便在这个问题里展开。</p> <p class="ql-block">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我们跟随达利B获得了不断探索的勇气。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知道自己能成为怎样的人,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要去行动,要去尝试,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但这是我们走向“英雄”必经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故事讲完了,我问孩子们:“达利B到底是谁?”</p><p class="ql-block">逸霏、志睿,嘉树都说,他就是一只兔子。这肯定没有错;奕诺说,他是一只大脚兔子,亦川笑弯了眉毛,也表示赞同。当然,达利B是有特点的兔子;文泽说,他是一只敢于探险的兔子,对呀,他在寻找自己的路上探险;思一说,达利B吃松果,像松鼠一样,也不能全是兔子。恩凝也回想起来,达利B住在树上,那么,就像鸟一样……是呀,达利B在探索的过程中勇于尝试,他是兔子,又不是兔子,他从来没有被定义困住;泽硕说,达利B是英雄,因为他救了所有的兔子。这时,全班小朋友都赞成,没人有不同的意见。达利B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成了别人眼里的英雄。但达利B依然不被定义,这时候的他,说了这么一句话:“真奇怪,我还以为我是一只兔子呢!”我告诉孩子们,或许,达利B还会有其他的称呼,但这需要达利B自己做选择。</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问孩子们:“达利B的大脚曾经是他的烦恼,如今又是成就他的法宝,他的大脚究竟是好还是坏?”</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陷入了沉思,一时间课堂上有些安静。最后,亿轩举手发言:“我觉得他的大脚是好的,因为虽然他很烦恼,但没有他的大脚,他就不能打败黄鼠狼了,那也不能成为英雄了。”孩子们纷纷点头。</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但这份不同,或许在短时间里需要承受异样的眼光,会带来很多的烦恼,但只要我们不断去探索,这份与众不同或许能很有价值。今天,孩子们还小,但总有一天,他会懂得,每一份与众不同,都是他,都值得珍重。</p> <p class="ql-block">下课前,我问孩子们:“你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由谁决定的?”一开始,孩子们说是由妈妈决定的。我对孩子们说,妈妈只能给你生命,但无法决定你的一生走向哪里。孩子们或许还不能理解,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们说说眼下吧,虽然我们是小孩,但也能成为自己的英雄,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只要你下定决心,坚持去做,你就是英雄。在我们班级里,有很多这样的英雄哦,他们都是谁呀?”孩子们顿时活跃起来。</p> <p class="ql-block">楚源说,刘博源帮助过她好几次,刘博源是英雄。她觉得胡岂源也是英雄,因为他的进步很大。把温暖记在心间,把别人的进步看在眼里的楚源,也是英雄啊!</p><p class="ql-block">王诗乔说,徐子晨做餐后整理特别人认真,我们班的餐后整理从来没被扣分,所以徐子晨是我们全班的英雄。是啊,子晨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啦!</p><p class="ql-block">陈婳说,她的同桌字一直写的很好,这也是英雄。谁说不是呢?能持之以恒,把字写好,多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志睿说,周宏凯认识那么字,是个识字英雄。相信志睿一直是以宏凯为榜样,在不断朝向这个英雄的方向。</p><p class="ql-block">泽硕说,吴冠磊每次检查书包柜都很认真,他是个英雄。一件事做好几次并不稀奇,但每天都做得那么好,岂能不是英雄?</p><p class="ql-block">博源说,周宏凯看书很多,是他的书本英雄。博源是别人眼中的英雄,心里也装着别的英雄啊!</p><p class="ql-block">思一说,她的同桌是英雄,因为她有什么不会,同桌都会教她。听到这里,景睿的脸上笑意盈盈,我的眼里春光明媚。</p><p class="ql-block">万洲说,陈奕诺是英雄,他踢球很厉害,但为了班级,他一直在后面守住,没有往前冲,帮我们班赢得了冠军。上个学期,我在班级里讲过这件事,没想到万洲一直记在心里,看来,她的心里也是装着班级的呀!</p><p class="ql-block">奕诺说,牛童是英雄,因为他阅读了很多的书。自己闪闪发光,也看见别人的光芒闪耀,多好啊!</p><p class="ql-block">亿轩说,刘博源和他和徐程麒玩得很好,他是英雄。是啊,能与同学友爱相处,是多么美好。</p><p class="ql-block">景睿说,谭志睿是英雄,因为他的英语学得很好。一个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的人,怎能不是英雄呢?</p><p class="ql-block">一宸说,张恩凝是个英雄,因为她不仅英语学得好,自己有不认识的单词,张恩凝都会教他。自己优秀的同时,帮助同桌共同进步,多么温暖的画面啊!</p><p class="ql-block">景妍说,我们班的每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每个人也都有在做好事。她决定自己很注意环保,是个环保小卫士,所以她自己就是一个英雄。是呀,人不能完美,当你在释放美好的时候,在做好事的时候,就是英雄。而当你犯了错,勇敢面对,积极改正时,更是英雄。而能够看见自己的光芒,大方地说出来,多么值得欣赏!</p> <p class="ql-block">小手还在不断地举起,下课的铃声却已经响起。我只好在这里按下暂停键:“亲爱的孩子们,愿我们都成为自己英雄,下课!”</p> 心外无物 心生物镜 <p class="ql-block">关于自我认知的三堂生命成长课,第三堂是诗歌课——《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第一堂课,认识到自己有多种身份,第二堂课回到“心理自我”,也就是我可以成为怎样的我,是我的选择,而第三堂课,我们将在诗歌的引领下,将“成为自己”的理想落实到行动中,去思考我要怎么做,在诗歌的语境中去体验成为自己的快乐与美好。而最重要的,我希望在这一课时里,让孩子们去增长内心的力量,把“判定自己是怎样的人”这一权力,放回到自己的内心,向内诉求,犹如大树的虬根向着地心生长,力量蓬勃!</p> <p class="ql-block">诗歌很简单,但处处有哲思。一开始,我请孩子们猜“为什么全世界都会对我微笑”,孩子们的回答很有趣,也很精彩:</p><p class="ql-block">诗乔、牛童、蕴如、禹潼、可昕……都说一定是因为我做的很好。牛童还强调了“因为我做了一件很好的事,世界因我而美丽”,全世界才对我微笑。顾遐则认为,这里的微笑,应该还包括医生为我们治病,警察帮助我们等行为。</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们非常好奇的时候,我终于将诗歌展示在大家面前。我用嘶哑的声音深情地朗读,孩子们专注地听着,一会儿便沉入了诗歌。接着,我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进行了叩问。</p> <p class="ql-block">“什么时候,你也体验过诗歌中的这种体验,觉得全世界都在对你微笑呢?”孩子们大多说没有。看来,我需要帮助孩子们唤醒生活体验。于是,我让他们先去找班级里的好孩子,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很多,亿轩还说到了萱萱老师呢(真是太有趣了)!</p> <p class="ql-block">等孩子们说完,我问大家,当你被同学提出表扬的时候,你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孩子们都说很开心。趁热打铁,我提出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其实是谁在对我微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孩子们已经完全能够理解,做个什么样的孩子,不是爸爸妈妈和老师在提出要求。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只有自己下定决心做一个好孩子,天地万物才会随着自己的心,发生美妙的变化,这就是“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期盼孩子关注自己的内心,生发内在的力量的美好祝愿。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去说一说,会怎样做个好孩子。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决心——上课要认真听讲,下课要文明玩耍,回家要好好写作业,跳绳、阅读也都不拉下,还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给小动物温暖的家……孩子们的心里,目标已经渐渐清晰。而当他们下定决心做一个好孩子时,孩子们都觉得喜欢这样的自己,为这样的自己骄傲,甚至要为这样的自己竖起大拇指。</p><p class="ql-block">从读到思,从思到行,我们已经走在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个有良好自我认知的人,是一个真正具有自尊、自信和稳定人格的人。认知自我的三堂课,从认识到我的多样性,到探索我的定义由自己做主,最后到选择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个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帮助孩子们向着自我概念形成、自我意识决定自我成长的目标靠近。但这一认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好自我的建构更不是立刻成型的,这是一个马拉松式的长期过程。</p><p class="ql-block">只有不断地认真观察、体会,不断地被发现、被滋养,那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才会洋溢出自信的光彩,才会真正闪耀起来。今天,我们种下种子,点亮心灯。未来,这颗种子必将枝繁叶茂,生命之灯定如星辰璀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