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分刚过四五天,大地的绿意渐浓。徒步森林间的群友们,在忙碌一周之后,相约走进火石盆村密林深处,去探寻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不曾有的那份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经过龙津时,左拐上了去东山的盘山公路,暂别小城的喧嚣,郁郁葱葱的高大松树,立在山腰。透过车窗朝山下望去,平整的龙津村、鸭塘村错落有致,安静祥和。车随路转,不时有建得有特色的瓦房在路旁出现。拐过一个急转后,平稳行驶在窄而平的光滑路面上,于小营村的幼儿园旁边空地上停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群主文忠,戴着宽边圆形遮阳帽,身背鼓鼓囊囊的双肩包,带领大家朝密林深处进发。厚实的松针铺地,踩上去软软地,仿佛走在毯子上的感觉。来到一处宽阔的平整空地上,成年人内心深处的儿童情结,一下就迸发出来。你来一个前空翻,我来一个鲤鱼打挺,欢笑声与赞叹声彼此呼应。或者组团来玩小时候的“跳小黄牛”游戏,此时此刻我们都回到了童年时刻,有步子轻盈就跳过去的,有勉强跳过去,触摸到头的,当然更有跳不过去,两人一起都轻轻摔倒的,这情景太欢乐了。仿佛就在昨天,在校园里在球场上,就是这样跳着小黄牛长大的,一晃时光飞逝,昨日重现。在这样的深山老林中,在毛毯般的松针地上,每一个人都是年轻了不少的人。在玩的过程中,也许就在找寻童年的记忆,而我的脑海里立刻闪现出在80年代,在榕城三小跳小黄牛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穿过林子,来到了小水潭边,水体清澈,整体呈半打开的扇形面,近似一个棒球场形。水潭周围松涛阵阵,密实的森林涵养了这生机的潭水。比起夏天来,水浅了不少。在高山深处的小盆地中,有这么一处小水潭,给旁边的火石盆村民,增添了生活的方便,也给我们这些暂时的客人少许惊喜。绕潭一转,凉风拂面,空气也新鲜得出奇,身着鲜艳衣裤的群友,身影映现在水面上,显出别样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一空地处,文忠和几位热心群友变戏法般拿出了两个大锑盆,两个巴掌大的小火炉,精致的小气罐,细细的气管,折叠的挡风板。新鲜的小瓜,切得规整的青翠包包白以及乳腐等作料。也有群友找来当地的小苦蒜。在拿来几个石块围成一圈后,小火炉就置于中心。友人从潭水的水源处,用盆取来清净的水,放在小火炉上,另一盆则是煨牛肉原锅汤。这巴掌大的小火炉能烧热水吗?我坐在旁边的草地上,心里正疑惑。不大一会儿,一阵喷香的牛骨原锅汤就着特有的油辣酸菜味飘过来。友人熟练地活着面,二姐左手握稳活好的面团,右手拿一长刀,就在滚烫的热锅前,手起刀落,节奏轻快,片片面块迅速落于盆中。随着翻滚的汤水不断沸腾,面块也开始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忠向远处的方向喊话,一部分群友在等面块的煮熟过程中,乘机去看看周围的美景。我也拿饭盒去盛一碗来吃,喷香的面块,尝了一口,真是爽口。那种宣威人做的特有的酸辣味,让我在这大山深处的盆地中,尝到了家乡的味道。一大盆的面块,不多一会儿,就被群友们一扫而光。文忠再捋起袖子,把面放在盆里使劲地活,二姐再操刀上阵,如机器般速度,把面切成片,飞往盆里。我又吃了一小碗,刚才的饥肚也踏实许多了。这时,旁边不远处的树林中,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一位群友向着树林喊话,“不用急,等我们吃饱了,有剩下的才轮到你吃。”正在津津有味吃着面块的群友,被这幽默的喊话逗笑了。肚饱碗空,收拾好餐具,把产生的垃圾也打包带走,让这清净之地,保持原有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小潭附近一小山上,喀斯特地貌明显,裸露的怪石如石林般招引人们前往拍照。而在一小山坡上,密植着高而直的松树,在树树之间缠绕着如绳索般的藤条。文忠从随身的双肩包里拿出一根尼龙绳,把垂下的藤条挽起来,用绳索在藤条之间打个结,做成一个天然加人工的秋千,把一长枝条的尖端做成一个钩子,助力荡秋千的群友更好的玩耍。在森林之中,想出点子,文忠显然是有生活经验的。友友们在这原始的森林中,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游戏。游戏的过程中,遇到了同样来火石盆村徒步的情系山水间的群友,他们同样被这简单而高级的秋千所吸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山深处有人家,有美食,有美景。同样,动动脑筋,还有等待你去开发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到简单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