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二七区祥云路小学《趣玩皮影工坊》校本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2022年度)校本课程案例

祥云路小学

3月17日,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传来好消息,郑州市二七区祥云路小学陈晓莹教师团队开发的小学综合类校本课程案例《趣玩皮影工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美育实践研究》,成功入围国家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关于校本课程案例遴选(2022年度)结果名单。 据了解,本次案例征集与遴选工作,坚持程序合理、专业过硬、严谨认真,具体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8个类别,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开展。该校本课程案例遴选结果名单,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公布的《关于征集校本课程建设典型案例通知》要求,经过初步遴选、网络遴选、专家会议遴选、结果审定、网络公示等环节确定,历时1年多。 《趣玩皮影工坊》校本课程,是祥云路小学青年教师陈晓莹立足学校鼓励“非遗进校园,艺术开新花”的校情,学生对皮影兴趣浓厚,渴望学习皮影制作与表演的学情,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战略任务、“双减”政策、《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从传统工艺制作与传承和学科融合角度,开发适宜在课后延时开展的传统工艺制作课程。 《趣玩皮影工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美育实践研究》课程,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实践能力、文化理解素养提升,注重学生对传统工艺皮影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与良好习惯养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在“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4大学习领域,开展皮影设计与制作、多彩皮影周边、皮影剧创编与表演、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尽情玩艺术、飙创意、能演敢秀,大胆传承与创新皮影文化,参与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实践“争当皮影传承人”。教师针对学生“会学习”“能完成”“能展示”的情况,开展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 祥云路小学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开设系列非遗社团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学校教师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以“纸”为切入点,架构“纸艺派对”非遗课程体系。目前“纸艺派对”非遗课程有“趣玩皮影”“库淑兰彩贴剪纸”“纸浆画”等。下一步学校将开展非遗专题的项目式、跨学科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的精髓和技艺,打造更加实用、多元的特色课程,丰富延时内容,提升课程品质。 此次入围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校本课程案例遴选,是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体系构建的充分肯定,显示了祥云路小学近年来在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中的长足进步,极大鼓舞了学校持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的热情与信心。接下来的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不断挖掘与实现课程育人的价值,提升校本课程建设品质,更好地总结、交流和推广学校课程改革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陈晓莹 文图/编辑)

课程

皮影

校本

非遗

遴选

案例

教材

小学

工坊

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