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啊,唱啊,就这么长大

秋小秋

<p class="ql-block">  雨纷纷,乍暖还寒。金天齐写道:“春天到了,可是一转眼就大降温了,我又穿上了厚厚的棉ǎo。”</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日积月累,我们每日写2句话的练习,已经坚持了5周,亮点多多。亮点一:每天8:35分,无论第一节是不是我的课,1号写话本都会由课代表准时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黑板上的记录表也被小组长仔细地填写得清清楚楚哦,哪个组交齐了,谁没有交作业,大家一目了然。亮点二:写作小能手层出不穷—-平常就能言善道的张铭哲、言栀镕、刘钰琪、彭雨嫣,写话和平时说话一样流畅自如;课上发言有点羞涩的徐添佑、陈烨芊,一写起来却是洋洋洒洒的,可以看出内心很细腻;既善于想象,又长于描写的周伊伊、刘钰雯、夏语诺、陈锦灏;语言幽默的贺皓宇、唐睿杰;还有进步明显的蒋婉月、邓博涛:俞伊鑫、金天齐、赖英瀚、危智霖……每次翻开同学们的写话本,我都是满满的期待,总是去挖掘孩子们爱下的亮点,波浪线画得越多,我越替孩子们高兴!教育学中有个“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每个孩子犹如站在一棵结满苹果的果下,每天都努力地蹦蹦,够一够,一定摘下更多,更大的果实!不少同学通过坚持练习,已经攒了二十几枚优秀作业章,二百多颗星星,写完了一个本子呢!小本子请收纳好,到期末,我们会根据星星的多少,评比出星星数最多的20名同学授予“写作之星”的光荣称号。究竟花落谁家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与你们当一次同学。周三,和孩子们一起上音乐课,学习《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手势舞。我的同桌是陈锦灏。因为是全新的内容,我这个零起点的学生一节课下来,好忙—-耳朵要听老师的指挥,眼睛要看视频,手要做动作,脑子里还在想着:站直,头顶像有人拉着你的头发一般,手上的动作有力度且干脆,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千万不能分心,因为一旦眼睛没看到指定的地方,很容易就跟丢了,不知道下一个动作是什么了。所以,我特别投入、专注。孩子们也很惊讶:邱老师也戴了红领巾,邱老师学会了吗?收到孩子们的瞩目,我不得不更认真,力求每个动作都到位。正是因为学会了,所以一下课我就得意洋洋地回办公室和其他班主任分享:“看我来做《队歌》手势舞的前面4句!”</p> <p class="ql-block">  这周的个性作业,同学们也试手当了回编辑,自己来编辑一份单元复习小报。以往,做得好的小报,老师会投影在一体机上,大家一起欣赏、学习。但是,时间有限,下节课老师也要用到一体机。从这周开始,我挑选出了最佳的3幅,磁吸在黑板上展示。其他同学的作品,都夹在文件夹里,供大家学习、参考。这样以来,孩子们就可以更好地取长补短了。</p> <p class="ql-block">  写啊写,唱啊唱,我们不仅收获啦,还长大了很多呢!</p>

孩子

同学

老师

动作

亮点

队歌

星星

一体机

陈锦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