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上午我在上海中医院门诊部开完药,在中药房办理快递送药后,就沿着石门路朝南走,在延安中路石门一路坐48路到中山西路虹桥路下车,步行到位于长宁区虹桥路南侧的上海44个历史风貌区之一的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br> 陵园建于1984年1月,前身为上海市万国公墓。 主干道东端建有宋庆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的题词,背面为碑文。 1982年2月24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由邓颖超、乌兰夫等同志护送,宋庆龄同志的骨灰用专机由北京运抵上海,并安葬于宋庆龄父母的安葬地——宋氏墓地。 中间是宋庆龄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的合葬墓, 东侧是宋庆龄墓,墓碑上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之墓”。我想大概所有来晋谒宋床龄墓的人都会感到震动的吧,一个泱泱大国名誉主席的墓,竟是这样的简单、朴素。 西侧对称位置,是形状相同的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李燕娥墓。墓碑上刻着“李燕娥女士之墓——宋庆龄敬立”的字样。1928年,16岁的李燕娥来到宋庆龄身边当保姆。虽然没有文化,但爱憎分明、性格爽朗。解放前,在重庆、上海等地,国民党特务多次用金钱收买她,用介绍对象诱惑她,想通过她来刺探宋庆龄的情况,但李燕娥对宋庆龄忠心耿耿,丝毫不为所动。宋庆龄称赞她是“不拿枪的警卫员”。1981年2月,李燕娥患子宫癌去世,宋庆龄特意写信给秘书说:“我一直答应让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坟的旁边,要立她的碑。我以后也要埋在那里。”并要求:墓碑“和李姐要做同样的”。 宋庆龄陵园占地约12公顷,以宋庆龄墓为中心的纪念设施,是陵园的主体部分。 主要有宋氏墓地、纪念广场、展示宋庆龄特有气质和风采的汉白玉雕像、由邓小平亲笔题词的宋庆龄纪念碑和宋庆龄纪念馆等。 离开宋氏墓地,我进入外籍人墓园,这里葬有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600多名外籍人士,其中有鲁迅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夫妇、 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队员,罗马尼亚朋友柯列然、 日中友好协会大阪府本部理事长雨宫礼夫妇、 出生在奥地利,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犹太国际主义女战士魏璐诗 以及宋庆龄的美籍女友耿丽淑等, ,然后我进入名人墓园。 名人墓园每个墓建有反映他们生前风格的栩栩如生的纪念雕塑,安葬有爱国老人马相伯、 抗日英雄谢晋元、 “三毛之父”张乐平等知名人士,我也用相机把他们留了下来。 接着我就来到宋庆龄纪念馆,宋庆龄纪念馆坐落在宋园里的宋庆龄墓区西侧,建于2012年,之前是“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 据说在宋庆龄故居也有个宋庆龄纪念馆,我准备下次就去参观,但是到目前为止,这里是中国大陆馆藏相关史料最多的宋庆龄纪念馆(北京、重庆、广州、武汉等地,亦有相应的宋庆龄纪念馆)。 纪念馆吸收了宋庆龄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文物史料的最新发现,除了宋庆龄影视互动展项以学术研究成果《宋庆龄年谱》为基础,展现其真实人生外,更增添了绘画、雕塑、场景等辅助展品,又充分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从不同侧面,反映宋庆龄的一生, 展览分为“出生宋氏家族”、 “矢志民主革命”、 “为新中国奋斗”、 “缔造民族未来”、 “致力世界和平”、 “闪耀千秋光华”等六大主题,介绍宋庆龄的家庭背景,以及她投身革命,为中国革命为世界和平,所作出的贡献。真实、形象、全景式地展示了宋庆龄从一个追求真理的爱国青年到投身革命,最终成为共产主义伟大战士的光辉历程。 馆内还有录像室专门放映介绍宋庆龄生前主要活动的《国之瑰宝》以及《宋庆龄的葬礼》等文献纪录片。 离开宋庆龄纪念馆我进入少儿活动区的一期工程——上海儿童博物馆,它座落在宋庆龄陵园东南部。<br>严隽圻2015年5月5日写于上海闵行美邻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