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各种原因让我几乎蜗居了十多年后第一次出来游玩,感觉被压抑多年的灵魂得以释放的畅快。走进大自然,于我是那么的亲切。结伴的朋友很随和,更使我无拘无束。 </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两天前我还不知道自己今天会来八泉峡的。多年来,活动的范围,左右出不了长治市,最多去的是公园。太行公园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草树木等等人文景观建设得非常怡人。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每天看都看不够,所以也没想起要到别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是那天下午在公园打拳,朋友找到我的。 </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去大峡谷天气正好,想不想去?”朋友开门见山地问。 </p><p class="ql-block"> “都有谁去?”我问。 </p><p class="ql-block"> 我是有几个真诚的旧友,但他们的活动和生活好似总不太合乎我的性向,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独来独往。尤其如果和不太熟或者习性不同的人在一起结群同游,会让我感觉很辛苦,很不自在。我这种心里朋友也了解。</p><p class="ql-block"> “就咱俩。”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 </p><p class="ql-block"> “那行,去吧!”我欣然答应。</p><p class="ql-block"> “怎么去?”我又问。 </p><p class="ql-block"> “很方便的,”她说:“先坐中巴到壶关县城,再在县城倒一下去大峡谷的旅游专车。”</p><p class="ql-block"> 我兴奋起来,建议道:“后天怎么样?”没有思想准备,感觉明天有些紧张。</p><p class="ql-block"> “那就定了。”她脸上掠过一阵欣喜。我当然也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于是,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如约抛开一切的牵绊,像梦游似的,乘坐公交,穿过喧嚣的市区,去往坐落在山脚下的壶关县城,然后从壶关县城搭上旅游中巴向大峡谷奔去。 </p><p class="ql-block"> 从壶关县城到大峡谷,车程大约一个多小时。旅游车全程曲折蜿蜒于高耸入云、林木葱茏的大山中长绳一样的盘山公路上。</p><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是郁郁葱葱、满目青绿的山坡;是直插云霄、仿佛站在山顶伸手就能够着天的山脉;是高山耸峙,奇峰异石,壁立千仞的鬼斧神工。未到景点,沿途山水画一样的风景已经美得令人心醉。愚公的后人显然不愚,这么巍峨雄伟的太行山干嘛移走呢,像这样环山开道不就是路了嘛! </p><p class="ql-block"> 不过高兴赞叹之余,心里还是有些许的惶恐:一路悬崖峭壁,怪石突兀,有些路段就像网上看到的挂壁公路,真是又峻又险。 万一滚落一块石头正好砸在车上,或者司机不小心迎面撞车,或者…… 我不敢想。 </p><p class="ql-block"> 还好,我现在毫发无损地坐在家里写这篇游记。</p><p class="ql-block"> 到了一个叫做“桥上村”的村外的时候,远远望见半山腰的上空,白白的有稀薄的水雾袅绕,群山周围,一片迷蒙。我想应该是峡谷中升起的水汽——笼着雾的青山翠谷近在眼前,景点就要到了。大峡谷因未知而神秘的面纱就要揭开了 ,心里随即腾起一股隐隐的幸福。 </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车停在了“钓鱼台宾馆”的门口——请注意是“钓鱼台宾馆”,不是“钓鱼台国宾馆”。这个名字让我忍不住笑了。就像“999感冒灵”有名气,后来就有卖“666感冒灵”的山寨药;前有西安杨森出品的知名品牌“达克宁”,后来就有“济南扬森”的“新达克宁”打擦边球。</p><p class="ql-block"> 下了到大峡谷的旅游专车,换乘到景点的免费小巴,几分钟的风驰电掣,来到了大峡谷的灵魂景点——八泉峡。</p><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拔地而起,黑色底板上刻着“八泉峡”三个黄色大字的“八”字形山门,和四周层峦叠嶂耸入云霄的群山。</p> <p class="ql-block"> 一架顶天立地的巨型玻璃观光电梯紧贴在大山峭壁。群山障目,云梯眩目,未进景区顿觉不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乘观光游船游览八泉峡峡谷。</p><p class="ql-block"> 开始我坐在游船中间,视线有点受阻挡,视野不够开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起身站在了船尾,酣畅淋漓地随游船穿行于万仞绝壁之中,看水,看天,看山、看两边缓缓移动的景物。</p><p class="ql-block"> 峡谷蜿蜒曲折,狭长清凉;谷水清澈如镜,碧绿生辉;两边绝壁对峙,山石峥嵘。水和天一起夹在耸入云端的大山之间的缝隙内,天上金晃晃的太阳完全被遮挡。更有时候,天就只剩下了一条线,不知道这是不是之前听说过的“一线天”。有一种名副其实的“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之感。两边绝壁上丛丛簇簇茂密的绿植,油亮油亮的,灌木,杂草,苔藓,纷纷从石缝里挤出,天然的盆景。还有粗细不一的藤蔓向下垂申,悬吊在半空。二千五百多米百转千回的水路上,直入云霄的大山,千姿百态的山石,鬼斧神工的峭壁,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醉了一船游客。</p><p class="ql-block"> 十几分钟后到达码头。</p><p class="ql-block"> 走下游船,在码头对面的平台,抬头便第N次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到:天然的峡谷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心,游客们纷纷对着碧蓝碧蓝的“心”惊叹着打开了摄像头。</p><p class="ql-block"> 设计师们独具匠心,科学地应用物理学原理在悬崖峭壁上用木头椽做为支撑,依山搭建了石头栈道,忽上忽下。还有玲珑的拱桥, 连着原始的山岩小径和阶梯石坎,绵延贯通到各个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踏着石头栈道逆流而上,一路断崖流水,瀑布高悬。长长的飞瀑跌落而下,曲曲折折逐层下流,巨大的轰鸣响彻峡谷,声震如雷,震撼人心。没去看过黄河,“黄河在咆哮”大抵也不过如此吧?</p><p class="ql-block"> 峡谷有多长,涧水就有多长。越往上走,越见多彩的谷水。这一段是深碧色、那一段是深蓝色,下一段又是白浪花花。偶尔还可见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事先没做功课,不知道形成谷水多彩的地质成因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栈道的左侧是淙淙涧水,奔流不息,右侧是万仞绝壁,通天直立。峭立峥嵘的壁石,经历亿万年风雕雨琢潮汐沉积,有横纹爆出的龟裂,有竖纹呲咧的巨隙,最大的裂隙已具小石窟的规模。岩石的垂直切面上,是一道道有趣的层里,层系间细密地夹着水平薄片层页,神施鬼设之杰作,美得无法形容。几亿万年沧海桑田,每一块石头都有它苍凉的历史,它们汇集了日月星辰的精华,留下了神奇美丽的容颜,让世人一代一代瞻仰感叹。</p><p class="ql-block"> 身子贴着断崖绝壁,头上悬着突兀的怪石,那样的令人灵魂震撼,也让人胆战心惊。个子高的不小心就会被石头碰到头。有几处立着“请快速通过,小心石头滑落”的警示牌。可是,一路头上全是石头,怎么快速通过?我暗暗地担心:如果真有万一,如何逃生?</p><p class="ql-block"> 但是和所有游客一样,灾难来到之前,还是不愿意相信灾难会发生,对大自然魅力的惊叹之情压过了对灾难发生的可能性的担心。一路走走停停看看叹叹,些许的担心之余,更多的是兴奋,陶醉在山水飞石之间无法自拔。</p><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的栈道上,我和朋友交谈的不是太多。这种看似结伴同行,而又彼此自由的状态使我非常怡然自得,不说话可以更全心全意、更随心所欲地欣赏美景。不记得在哪看过这样一句话:“友谊即是自由”,我信奉这样的观点。我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甚而我们各走各的,只是看得见彼此的身影就好了。此刻朋友正在我前面几米远的地方举着手机拍石头 。</p><p class="ql-block"> 白花花的太阳在头顶高悬着,而身处峡谷却是那样清凉,这哪像是八月盛夏呢? 行走在峡谷之中、山水之间,四周危峰兀立,身旁怪石嶙峋,脚下飞泉流瀑,真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记不得在哪看过形容哪个景点的一句话:“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这不也是吗?奔腾怒号的溪泉和呱呱呱连成片的蛙鸣在峡谷回荡,我的灵魂喜悦得要冲出来。来长治快四十年了,两个小时路程而已,居然从未来过。今天必是受到了大自然神秘的召唤,让我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体验如此的美妙与浪漫。 </p><p class="ql-block"> 走着看着,我又琢磨起“八泉峡”的名字,“八泉峡”,该是有八个泉。这么大的水,应该是八个泉水汇聚而成的。哪“八泉”?在哪里?泉眼呢?我问了其他游客,都不知道。 </p><p class="ql-block"> “泉眼应该在最上面。”朋友指着上面说。</p><p class="ql-block"> “寻根溯源”,果然,在上方逐渐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泉水的源头——谷壁下方茂盛的杂草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泉眼,一股股清澈的山泉水汩汩而出,清洌可鉴。泉眼水流不大,泉口长满了青苔。这是地地道道的、真真正正的、天然的矿泉水,捧一口喝想来必是甘甜甘甜的。 </p><p class="ql-block"> 如此一点点小小的泉水竟能汇集成那么浩大的瀑布流泉,在峡谷形成排山倒海般巨大的轰鸣,将坚硬的石壁硬生生拉出一道道壕沟。不可思议的景象、大自然神奇的魅力无不令人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忘记数了,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泉眼。 最终也没弄明白这个“八泉”的由来,应该不是指这些泉眼。以后出去游玩,应该、必须先做足功课,才能玩得心中有数。</p><p class="ql-block"> 峡谷谷底线路的尽头,一道大约高十几米宽二十几米整齐的瀑布,我感觉是人造的:顺着刀劈一样的悬壁垂直飞泻而下,银花飞溅,白雾迷蒙。白花花的雨帘下面游客在排队等着拍照。不过在我眼里,比起一路上各种各样天然的瀑布,这个有点不值得惊叹、留恋。即便不是人造的,平时在其他地方人文的景观,这样的瀑布也已不新鲜。</p><p class="ql-block"> 继续向上走,感觉到累得爬不动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群山的顶峰了。视野一下变得开阔起来。目之所及,崇山峻岭峰峦回绕,山的棱线很清楚地分割着高临在头上的浩渺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是弥漫在薄薄水雾中连绵不断的大山,是形态万千的高耸的山头,是突兀的峭壁上仍然郁郁葱葱的树木丛生。偶尔有一只雄鹰一样的鸟儿掠过长空,心头油然升起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王维的“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应该就是这样的情境下写出来的吧? </p><p class="ql-block"> 到了这个高度的心境和刚踏出第一步而不知道上面将是什么情形的迷惘惶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人的一生,不也是要一步一步爬山一样,才能到了那个高度,才有满江风月,青山绿水,尽入眼中吗? </p><p class="ql-block"> 二十块钱一张票,坐着缆车滑索道下山。</p><p class="ql-block"> 缆车匀速地滑动,视线缓缓地扫描,人与山峰试比高,绝壁翘岩在眼前,阡陌沟壑在脚下。大峡谷山水全貌尽收眼底,一幅八泉峡鸟瞰图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座座青黛色山头起伏奔腾绵延不断,有的则是孤峰兀立,姿态出神入化。山似乎与天相连,水雾如烟,氤氲了整个峡谷上空,置身其中,如入仙境。 </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崇山峻岭”?什么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什么是“一览众山小”?还有,什么叫“万丈深渊”?什么叫“心惊肉跳”?滑在索道上,横跨群山,全都淋漓尽致地、切身地体会到了。同缆车的游客一遍遍慨叹“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啊!” 这两个游客听口音是东北人,一问,来自黑龙江。名不见经传的壶关,“八泉峡 ”却享誉全世界。盛名之下,不乏远道游客。 </p><p class="ql-block"> 遥望下面的一座座群山和来时的路,真有些惊疑我们是如何上来的。</p><p class="ql-block"> 从谷底沿着栈道步行上山,从下向上看山水的局部。走累了,再坐缆车滑索道下山,从上向下观峡谷全貌。上山下山,一去一回,两种不同的走法,两种不同的体验,完美的旅游规划设计。 </p><p class="ql-block"> 缆车停在了大概半山腰,往下走可以坐空中巴士滑下,也可以沿着险窄陡峭的石头台阶步行下山。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者。</p><p class="ql-block"> 五百米左右的山路,石阶陡峭,几近垂直,走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同伴还差点崴了脚,我兴奋得空前地不觉得累。 </p><p class="ql-block"> 居高临下俯瞰,下面几百米处就是景区大门。要想下去有两种选择,一是步行,栈道崎岖绝壁相随;二是乘坐“天空之城”的巨型电梯垂直降落到山脚下。</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走法,我们刚才已经体验过了,当然地选择了后者。 </p><p class="ql-block"> 观光电梯后边,是架在空中的玻璃平台,不知道算是景区设立的一种观景台,还是给游客的一种刺激体验,抑或是让游客适应一下将要垂直落地的恐高? </p><p class="ql-block"> 站在玻璃台面旁边,透过玻璃俯视山谷,跟站在悬崖边上的感觉一模一样。几乎所有人都怕的要命,不敢踩上去,更不敢踩上去向下看。</p><p class="ql-block"> 我几番努力,硬着头皮,心提到了嗓子眼,用脚尖去试探。刚胆战心惊地挪出半只脚在玻璃上,马上就吓得缩了回来,仿佛踩在刀刃上。</p><p class="ql-block"> 反复尝试几次,然后强迫自己一点点向前挪,咬牙在玻璃上蹒跚了几米,努力挑战了自己的胆量极限,体验了一把从未有过的刺激。心惊肉跳却又酣畅淋漓。“惊心动魄”原来是这样的。 </p><p class="ql-block"> 同伴比我成熟稳重的多,她似乎不稀罕这刺激。我让她上来体验,她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笑着拒绝了,站在那里看我被吓得狼狈不堪的笑话。 </p><p class="ql-block"> 今生也就体验这一次极限刺激了,我很感谢自己的勇敢。</p><p class="ql-block"> 最后走进了紧贴在直耸云天的峭壁上垂直落地的观光电梯,叫它“天梯”也不为过。也就一两分钟吧,从天上降落到了地面。</p><p class="ql-block"> 一个大回环完满结束。</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有几百米的落差,由于气压的快速变化,刚走出“天梯”时耳膜鼓了,耳朵嗡嗡作响,几分钟后回复正常。</p><p class="ql-block"> 水陆空环绕了一圈,天地山水间遨游了一天,我用脚丈量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长。</p><p class="ql-block"> 将近黄昏时我回到了家里,才感觉到累得差不多快跌倒了。但是脑子里充满了美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听过有关八泉峡的传说,看过关于八泉峡的报道,可我依旧没有想到他是这样的朴素而壮观。</span></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还回想着山峦叠嶂、飞瀑流泉的八泉峡,我依然被感动着,兴奋着。那险峻的峰峦,奇特的造型,那高山平湖的碧波,那清丽蜿蜒的泉水……</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