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春天的希望与生机,是三月的自由与渴望。在风光旖旎的春日里,天台路小学四名教师怀揣着期待,带着满满的求知欲,走进美丽优雅的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去聆听、去学习、去提升。</p> 学习记录 <p class="ql-block"> 一周的跟岗学习中,我们珍惜每天的分分秒秒,虚心好学,聆听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观摩了一堂堂生动的课例,积极参加微教研和常规教研,学习附小老师们的先进理论,感受附小自由包容的教研氛围。</p> 心得体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彭雪梅老师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时学时新,常学常新。附小一周的跟岗学习,让我对教学有了很多新认识和新体会。</p><p class="ql-block"> 多倾听一定会有进步。我们常常向学生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听别人怎样说,说什么。到附小的一周,我聆听了很多精彩的讲座,观摩了一堂堂生动的课例,参与了微教研和常规教研。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常常想着如何去学习别人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但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是基于什么。在一次次的听课过程中,我渐渐发现,那些好的构思和新意都是在新课标背景下以学生为主而进行的。脱离了理论学习,我们的教学和教学研究活动是肤浅的,是漂浮的。所以在此后的教学过程,教研过程中我们应该强调理论的学习,以理论为基石。</p><p class="ql-block"> 多学习一定会有提高。除了听课,在附小,我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看,是看也是观察。我发现他们的校园环创非常漂亮,活动非常有仪式感,校园氛围自由包容,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老师对自己的专业都很有想法,都善于表达和思考。这不禁让我反思自己,我常常不知道说什么,或者在课堂上不知如何向学生解释某一个知识。如今,我终于找到症结: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是一味地输出,一直向学生灌输知识,自己则没有输入。想一想,我确实已经很久没有看完过一本书,全都是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知识,这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所以我们也要多读书,多读“一本书”,多思考,多提升。</p><p class="ql-block"> 来附小这一周,让我感受到一线教师是如何“学习”和“教学”的。同时也意识到只有教学评一致,才能进行更好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新时代好少年。</p><p class="ql-block">“教育在前行,学习无止境”。学习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反思是成长的重要阶梯。感谢附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魏倩老师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的跟岗学习活动,虽然短暂,但收获很多。走进校园,附小每一处每一地都是能说话的亮丽风景线,把环境育人做到了极致。在这一周的跟岗学习中,该学校全新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在耳边,悠悠不竭。我的指导老师李腾虹在美术《绘画游戏》一课教学中细心指导,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了解了艺术课程新课标的转化和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美术的大单元教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王裕茹老师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在省教科院附小跟岗研修的一周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知,教师不应该只重“教”,而忽略“学”、学生“怎么学”。在和我导师学习过程中,我用心去领悟这些教育观点,汲取精华,使我自己现在能更用心的主动思考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学习,有幸与我导师同课异构,使我更直观的认识到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新课标、教材、了解学情等,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努力加强学习与研究,力争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胡伟老师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经过这次省附小的培训。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 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教师要对学生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因材施教,用不同的钥匙来开锁。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让我在省附小这一周的学习中有着深深的体会。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