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中磨砺前行,评课间引领成长

文水县第六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开阔教育教学研究的视野,使教师快速成长和成熟,促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研究,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2023年3月下旬,实验六小高段五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听评课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互听互评的方式,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与互鉴的平台。七位教师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而且也获得了听课领导、老师们的肯定与赞赏。教师们在观摩、交流、互评、互鉴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b></p> 课堂风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六年级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所讲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精读课文《整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具体的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的一般规律一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王艳君老师,紧扣课题,抓课题关键词入手,利用表格形式将课文重难点进行细密梳理,上了一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李洋老师在整节课里秉承着“引导学生悟法——得法——用法”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的指导,引导学生将在阅读中领悟的写作方法运用于习作中,实现读写结合的自然衔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秦文梅老师的课如她个人的干练风格,课堂干净利落。整堂课带给我们如沐春风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她所讲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她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引导上是非常成功的。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了课文中所列举的三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上的相同点的问题,使课文重难点的突破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整个课堂设计以及对教材的把握相当到位,整个课堂环节丝丝入扣,使课文的重难点问题不落痕迹地得以处理。秦老师在整节课里秉承着“引导学生悟法--得法--用法”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的实践,引导学生将在阅读中领悟的写作方法运用于习作中,实现读写结合的自然衔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贺婧老师执教的《学羿》,它是一篇文言文,她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入手:读准,读通,读懂,读诵,四步骤进行教学。多种方式呈现文言文的格式:横行无标点,竖行无标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读通顺文言文,也为后面的读懂,读诵做好了准备。在读懂教学环节上,带领孩子们回忆了,理解文言文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查字典,请教身边的人,扩词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小组合作,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做到了读诵。为了把学到的方法延伸运用,课外拓展了文言文《孟母三迁》,让孩子们试着自己去理解内容,孩子们不负所望,学以致用,轻松解决了文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五年级的三位老师执教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军神》。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本文以“问诊时--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吴智慧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部编版教材五年级《军神》一课,吴老师声情并茂,多角度、多层次让学生以读促悟,以读促情。整堂课采用“拍微电影”的学习任务贯穿全课,小组合作形式走近军神,走进军神,致敬军神,传承军神精神。多种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扣人心扉,让军神——刘伯承的品质印在学生心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郝洁老师精心准备了课件,一如既往的温柔可亲,郝老师的问题设计得环环相扣,让同学们层层深入地思考体会刘伯承的坚毅。环节设计巧妙,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让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同学们在互动过程中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解地更加深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课堂上李亚平老师从容淡定,循循善诱,及时鼓励,启迪学生思维,从读中感受“军神”品质,“军神”刘伯承的光辉形象刻在了师生们的心中。</b></p> 评课反思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课后,五六年级的老师就讲课教师们的教学设计,课堂呈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她们的出彩的环节让老师们眼前一亮,收获颇多。对于她们的不足之处老师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正值北师大专家指导教研,专家的精彩的点评,诚恳的建议,更让我们点亮迷津。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效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交流研讨是教研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老师们就是在一次次的观课中、讨论中,迅速成长起来的。期待下一次的精彩展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制作单位:第六实验小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文字编辑:王艳君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图片采集:高段语文组全体成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审 核:吴 刚</b></p>

课文

老师

课堂

文言文

学生

教学

教师

教研

刘伯承

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