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但京城的绿意仿佛还在苏醒之中,只在萧瑟清冷的枝条间隙偷偷探出一丝嫩芽,好在报春花在不甘寂寞地怒放,让见惯春色满园的江南人心里才算有了一星半点的慰籍。而在北京连杰酒店的会议室里,惠州市基础教育“头阵计划”卓越校长“1+N”团队领头人第二期集中研修班迎来了第四天的学习。作为惠州基础教育管理团队的种子,这一刻,他们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务,都化身为求知若渴的学子,只为与京师,与同行一起共邀教育的春光,在自己的岗位上怀揣教育的美,带领大家向美的教育而行。</p>  用课程变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p class="ql-block">     3月25日上午,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执行校长,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学论研究生实践导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首批齐鲁名校长曹君校长为我们带来了《用课程变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曹校以自己学校的变革为蓝本,以课程变革为抓手,具体详实地阐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因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所以曹校认为课程变革必须是在教育思维的引领下进行的课程思维,也就是先思考课程方案,探索育人目标,进而解读课程标准,最后才重组学校课程。曹校眼中的课程不是我们心里狭义上的课程,而是广义意义上学校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值得我们管理者深思。</p>  学科课程的系统化 建 设  <p class="ql-block">     下午,北京朝阳区二外附中常务副校长杨东波给我们带来了《学科课程的系统化建设》讲座,讲解了学科课程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他通过梳理我国自1982年起出台的教育政策,使我们清晰了国家的意志方向,通过分析“系统性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的保障”向我们展示了课程系统构建的落地方法与策略。杨东波副校长全程使用思维导图,站在时代的视觉下看教育改革,清晰地展示了课程系统化建设的基本逻辑与实施的脉络,使校长们理顺了教育政策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大家对宏观教育下的课程系统构建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路,更是一场恰逢其时的雨。二位校长关于学校课程建设不同角度的讲座,深入浅出,令人反思、让人回味,发人深省。我们听有所思,思有所记,定将会把学校课程变革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第四组全体成员(徐庆梅、黄辉琳、吴志文、刘建中、黄国忠、孙锦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