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雨蒙蒙万物生,春风习习迎教来。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纪南文旅区教育专班携手肖华名师工作室在这个春天来到九小家,共赴春天之约,共同学习、共同研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课堂展示、集体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区域教学研讨活动。学习新课标,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p>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是由青年教师中坚力量荆州实验小学高敏敏老师带来的展示课《三角形的稳定性》。初见高老师,亲切温柔,再听其讲课,不失幽默。课上,高老师放心大胆的将课堂交到学生手中,自己只做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学生质疑、猜想、实践、验证,一步步犹如抽丝剥茧般突破一道道难关,揭开问题的神秘面纱,寻得三角形稳定性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甚少如此自由发挥,由开始的不适,到慢慢放开,逐步跟上高老师的节奏,直到沉浸其中、乐在其中。更难得的是,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能够立即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并学会运用,更是在高老师的带领下探得“地震生命三角区”,掌握一样保命技能。</p> <p class="ql-block"> 在高老师的预热中,教育新秀九店小学朱于晴老师为大家带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研讨课。朱老师给大家最大的惊喜是:仅仅从教半年,却老练沉稳,台风稳健。课上,朱老师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探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朱老师于细节处下深功夫,将重难点在反复的实验活动中一点点攻克,学生们也在这种严谨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几何图形的有趣和数学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中,执教的两位老师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分别选择了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例2、例4和例3、例4的内容。因而促成了此次既有差异又有知识点重叠的两节非常有意思的课堂。从两位教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用心、真心、恒心以及教育的初心。同样课堂,观察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也会不同。</p> <p class="ql-block"> 教而有法,评而有得。各学校的教师代表本着真诚、真心,发自内心的欣赏两位老师的优秀,但更多的是以过来者和引导者的心态对两位教师给出实实在在的建议,只希望两位教师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走得更久更远。特别是肖华老师,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丝丝入扣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肖老师肯定了高老师在课堂上做到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课堂教下去的是知识,留下的是素养,具有创新意识”,但因对学生不熟悉,未能正确把握学情,导致课堂出现学生超出意料的反应打乱了教学节奏,不过高老师的慧敏机智,还是很好的把控着这堂课。</p> <p class="ql-block"> 对朱老师,肖华老师表达了极大的欣赏之情和由衷的赞赏,肖老师认为朱老师的课堂节奏非常好,课堂一直在有序进行,且在语言引导方面,颇有功力,不过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教学中没带着质疑和猜想去操作,而是为了操作而操作,后半段的环节雷同,导致时长超时,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朱老师必定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p> <p class="ql-block"> 肖老师既是国培专家团队中的成员,也是目前正在实验小学执教的一线教师,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肖华老师此次不吝赐教,为大家带了讲座《心中有“标准”,脚下方有路》,解读了2022年版数学科目的《课程标准》,肖老师从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方向与原则,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新的变化趋势,新课标、新结构、新思考四个面对简单剖析了新课标的几大重点,明确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作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方法要有趣,课堂要有突破。</p> <p class="ql-block"> 肖老师在讲座的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课堂是一块凹地,所有的课程理念都在这里汇聚并得以整合;课堂又是一块高地,所有的育人价值都在这里提升并得以实现。</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教育专班邹运光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提出教学是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有的教学阶段都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可忽视,只有教师们尽心尽力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生涯才能顺畅长远。邹老师特别提到,尤其小学阶段的数学科目,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五大能力:数感能力、图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建模能力、思维能力。基础夯实了,才能平地起高楼。</p> <p class="ql-block"> 此次学区联动教研活动,执教教师各展才能显风采,各校代表群舌论课促提升,专家讲座内涵深刻谋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希望此次活动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方不枉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