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我用《孙子兵法》看俄乌战事(23)

杰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俄乌冲突为什么打得这么“残”?</b></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或说有什么依据,国内从一开始就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定名为“俄乌冲突”。也许觉得,这不过是一场范围有限、强度有限、时间有限、影响有限,没有悬念的“特别军事行动”吧!</p><p class="ql-block">然而,这场军事冲突已经在交战范围、作战强度、持续时间、影响广度、溢出效应上,远远超出了“冲突”的概念,达到了仅次于世界大战、并且游荡于世界大战边缘的战争。</p><p class="ql-block">这场俄乌冲突,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残”字:残酷、残暴、残戮。《旧唐书·李密传》中描述的“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的“残态”与惨状,在这片欧洲大地上无情地展现。尽管无法准确地道出双方有多少鲜活的生命“殉道”于此,但冰冷的“绞肉机”称谓会让世人感觉到这场冲突是何等之“残”!</p><p class="ql-block">那么,人们不仅要问:这场军事冲突为什么打得如此之“残”呢?</p> <p class="ql-block">在老路看来,除了武器装备的破坏力、杀伤力显著提升外,主要原因还是双方势均力敌,谁都缺乏摧枯拉朽、“一边倒”的力量优势,谁都缺乏“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的制胜手段,谁都又不肯放弃自认为可能到手的“胜利”。</p><p class="ql-block">对此,老路不妨作一番具体分析。</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形篇》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意思是说,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就要实施防御;想要战胜敌人,就要采取进攻。之所以要采取防御,是由于自己兵力不足;之所以要采取进攻,是因为自己兵力充分。也就是说,“地利”是防御一方弥补自身力量不足、抵消进攻一方力量优势的关键因素。</p><p class="ql-block">在这场冲突中,俄军占据兵力数量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但采取进攻的行动,让它失去了“地利”。乌军虽然兵力数量少,武器装备也比不上俄军,但主要是防御作战,占据“地利”。这一反一正,让俄乌军力此消彼长,处于一种谁都无法轻易“吃掉”谁的“平衡”状态。</p> <p class="ql-block">在这种状态下,对俄乌双方来说,都感到自己有取胜的希望,认为“跳一跳,够得着”,认定“坚持就是胜利”,于是都不肯有一丝退缩和妥协,都顽强地走在“死磕”对方的这条路上。</p><p class="ql-block">双方似乎都有“死磕”的资本与后劲。俄军的后方在国内,乌军的后方在西方,都在源源不断地为前方的战事“打气”“输液”,为“绞肉机”进行“装填”。但由于双方互不示弱、又互有顾忌,战场上的力量平衡一时难被打破。</p><p class="ql-block">所以,双方不会轻易放弃一寸土地、一块阵地的,不会轻易缴械当俘虏的,更不会惜人、惜财、惜民甚至“惜德”的,拼命厮杀、反复争夺,甚至无所不用其极,成了攻防的主基调,“残”便成了这场冲突的底色或背景。透过持续七个月之久的巴赫穆特争夺战,即可见一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