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告知书”

Sunny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老师们:</p><p class="ql-block">您好!</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生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且影响恶劣。校园欺凌无论是对被欺凌者,欺凌者,还是旁观者伤害都是巨大的,对其学习、生活、心理以及未来发展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要家长和学校通力合作,共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p><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校园欺凌</p><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界定了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p><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除了最常见的殴打、伤害行为之外,辱骂、诽谤、恐吓、孤立、排挤同学,毁坏、抢劫。勒索同学财物,甚至逼迫对方脱衣服、罚跪等,都属于校园欺凌。</p><p class="ql-block">二、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校园欺凌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欺凌逐渐增多。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缺失的外露。产生校园欺凌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p><p class="ql-block">一是过分溺爱,孩子唯我独尊;</p><p class="ql-block">二是缺少关爱,心理灰暗。有些家长忙于生活,忽略了对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p><p class="ql-block">三是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四是对影视、网络、游戏的模仿。</p><p class="ql-block">三、辨别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暴力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请家长、老师知晓并做到以下事项:</p><p class="ql-block">首先要告诉孩子一旦遭受欺凌一定要主动告诉老师、家长。同时也需要老师、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那么孩子可能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p><p class="ql-block">(一)精神恍惚,心不在焉。成绩下滑,学习不在状态。</p><p class="ql-block">(二)表现出焦虑,易怒,脾气变得暴躁,会出现伤人。</p><p class="ql-block">(三)胆小,沮丧,战栗,做噩梦,看起来沮丧、悲伤甚至试图自杀,出现自残行为。</p><p class="ql-block">(四)身体经常有伤痕,或出现无明确原因的头疼或肚疼。</p><p class="ql-block">(五)书本或者衣服被撕裂,其他物品丢失、损坏。</p><p class="ql-block">(六)比原来少话,将自己封闭。</p><p class="ql-block">(七)携带刀具,可能是为防身。</p><p class="ql-block">(八)有时索要、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物,撒谎说老师收费或买学习用品。所以家长要在孩子花钱的事上保持警觉,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被同学索要钱财或打游戏充值。</p><p class="ql-block">(九)不愿上学,或告诉家长不想上学,找各种理由推迟上学,迟到旷课。家长送孩子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p><p class="ql-block">(十)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闪烁其词。</p><p class="ql-block"> 当然不是说出现了这些状况就说明孩子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而是说极有可能。如果您的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事件,请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学校联系。</p><p class="ql-block">四、如何预防、避免校园欺凌</p><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在此,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一)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p><p class="ql-block"> (二)切忌打骂孩子。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产生恐惧感、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如形成胆小懦弱、缺乏自信等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如果形成乖张暴戾的性格,则容易成为欺凌者。</p><p class="ql-block"> (三)加强沟通联系。父母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并定期与老师和其他孩子家长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避免孩子与一些“不良少年”接触甚至拉帮结派。</p><p class="ql-block"> (四)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不参与赌博,不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更不能带孩子到酒吧、KTV、麻将馆等娱乐场所,避免孩子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五)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要防止孩子夜不归宿、饮酒、携带匕首等。</p><p class="ql-block"> (六)正确引导孩子。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千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遇事能够从容应对。</p><p class="ql-block"> (七)加强法治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p><p class="ql-block">五、如何应对校园欺凌</p><p class="ql-block">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首先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及时与学校沟通,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必要时可选择报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以免事态恶化。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p><p class="ql-block"> 广大家长朋友们,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p>

欺凌

孩子

校园

家长

老师

伤害

心理

网络游戏

沟通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