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长沙古炮台

YANG

<p class="ql-block">远去了鼓角炮声,依旧镇海守边。</p><p class="ql-block">长沙炮台位于汕尾市城区马宫镇长沙海口处。清嘉庆九年(1804年)县令张再瑛把原在潮沙村北侧的炮台迁至长沙海口,建成长沙炮台。平台为椭圆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面积200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配置海防火炮10门。炮台围墙高5.2米,花岗岩石块砌筑。建有营房和辽望哨房各3间。东墙设大门,门顶石匾额刻“镇海”二字。炮台地处海防军事要冲,扼险而守,视野宽阔,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卡。</p> <p class="ql-block">从长沙村沿鹭鸟湿地西行约500米</p> <p class="ql-block">鹭鸟湿地湖水枯,众鸟尽吊镇海城</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135处。其中,我市有5处文物点入选。</p><p class="ql-block">长沙炮台旧址入选</p><p class="ql-block">长沙炮台旧址位于今城区马宫街道长沙海口处,东0.5公里为潮沙村(今长沙村),西北临长沙湾,西侧约2公里是大金笼山,为丽江出海口处,水路直通海丰县城,地处海防军事要冲。清嘉庆九年(1804年)海丰县令张再瑛把原在潮沙村北侧的炮台迁至长沙海口,建成长沙炮台。配置海防火炮10门,炮台和兵营,建一道围墙圈护,平面成椭圆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面积2000平方米,依山临海而建。墙高5.2米,均用花岗岩石块砌筑。南侧山坡高处建瞭望哨房一座(3间),山坡东西两侧各建一座营房(各3间)。东墙设大门,门顶石匾额刻“镇海”二个大字。沿内墙边有一通道可通7个炮位。东西两侧各有台阶登上垛口通道。炮台扼险而守,视野宽阔,威镇长沙海口,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卡。</p> <p class="ql-block">一道较长的城墙倚山而建;近观大小石块垒成的墙体斑驳残旧,野草在风中摇曳;古老的石门匾额铭有“镇海”两字,右刻“嘉庆玖年甲子孟秋”,左署“知海丰县事长沙张再英题”,字体圆润方正,刚拔有力,益显出古炮台的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走进镇海古炮台,仿佛阅读着一部深沉厚实的史册,耳边似有轰隆隆的炮声在回响,似乎在讲述着什么……随着长沙村干部详细的解说,古炮台漫长的历史如画卷般湧现,一种厚重感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宋朝水师驻泊“丽江浦”(今长沙湾),筑建“倚壁虎”炮台。至明嘉靖初年,朝廷扩大规模,将海防炮台迁往长沙武城山(即营盘山),并在附近“军城园”(现长沙中村与新地村之间)驻军。自此,屡增建制,加强防卫。</p><p class="ql-block">清康熙46年(公元1707年),清廷派重兵驻守长沙武城山炮台。嘉庆9年(公元1804年)时任海丰县事张再英委派长沙乡人林擎宽督造镇海炮台,筑建城堡面积约2500平方米左右,整体呈椭圆形,配置有海防火炮10门,人们又称它为“镇海城”。</p> <p class="ql-block">旧址在修善中,古城墙下8个半米见方的门,有木门内闩着</p> <p class="ql-block">威镇长沙湾,盯哨海湾,一桥飞架东西,一路通广深,深汕高速路也</p> <p class="ql-block">城墙巍巍诉当年,诉你游人不忘史</p> <p class="ql-block">城内兵营陈列馆,悠悠历史慢慢说</p> <p class="ql-block">当年兵营今复修,诉说当年事万千</p> <p class="ql-block">相片文字皆是史,请君脚步驻首观</p> <p class="ql-block">历史翻到明清页,杀倭守乡丹心在</p><p class="ql-block">1940年12月,日军加强了对中国沿海口岸的封锁,并宣告包括海丰在内的南海沿海地区为作战区。翌年3月24日凌晨,日军千余人分三路分别从汕尾、马宫、鲘门登陆。驾艇强行登陆长沙港的日军,对镇海炮台发起猛烈攻打。中国守军奋起还击,一瞬间战火轰鸣,硝烟弥漫,这场战斗惊心动魄,极端惨烈。至傍晚时分,终因实力悬殊,守护炮台的二十多名官兵牺牲,余下的士兵潜水逃生。日军攻下炮台后,占据长沙乡,在村内进行扫荡,村民们家中鸡鹅鸭、粮食等财产被掠夺一空,避走不及的村民被实行枪杀、活埋。在日寇的淫威之下,长沙人民依然誓不低头,勇往直前。他们在东江纵队六支队等抗日队伍的领导下,采取游击战术,与日寇进行顽强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控制了炮台。1949年10月中旬,海丰县城、汕尾相继解放,人民解放军接管了炮台。解放后在此设置哨所并驻有边防人员,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终止。“晖里观残垣,丹血鼓壮怀。” 阳光照射下,蜿娫的甬道、斑驳的城墙、潺潺流逝的海水,交叉辉映在一起,无不着折射着岁月的沧桑……游览古迹,感触万千,我们领略了炮台的威武雄壮,聆听着炮台守军的壮烈事迹,缅怀着为国捐躯的英雄,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但愿!悲痛的历史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村民海上迎倭刺,仿佛杀声在耳边</p> <p class="ql-block">点点都是镇海城,全国各地守家国</p> <p class="ql-block">镇海城里古大炮。炮口对着海上犯边敌</p> <p class="ql-block">城上铁炮正瞄准,好像满腔怒火将要射</p> <p class="ql-block">城墙如战壕,伏兵千千万</p> <p class="ql-block">兵营屋里兵将出,前仆后继守海防</p> <p class="ql-block">不信请看当年照,真真切切诉你听</p> <p class="ql-block">盯眺前方天海处,可有倭情来犯边</p> <p class="ql-block">巍巍断垣证古今,苍天古榕荫后人</p> <p class="ql-block">历史丹心诉不尽,不忘当年守边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