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语言文字 弘扬民族文化——梨木镇第二中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宣传

陌上花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什么是普通话?什么是规范汉字?</b></p><p class="ql-block">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p><p class="ql-block">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来对普通话加以规范。</p><p class="ql-block">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p><p class="ql-block">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p><p class="ql-block">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p><p class="ql-block">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p><p class="ql-block">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b></p><p class="ql-block">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明清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官话”最早用于官场,后来也流行于民间。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语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意义和作用何在?</b></p><p class="ql-block">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推普活动,每年举办一次。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及普通话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社会公共事务。</p><p class="ql-block"> 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第二,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第三,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发展各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四,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第五,有利于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会信息的建设,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