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上海知青》杂志社出版</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策划审核:王建国总编</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她在丛中笑》《太阳照常升起》:《上海知青》杂志第三十三期截图 编委群上传照片</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美篇插曲:百善孝为先</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编辑制作:吴桂森</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她在丛中笑》(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上海知青杂志第三十三期卷首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20年1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作者:王建国</b></p><p class="ql-block"><b> 《上海知青》创刊15周年,历经磨难,矢志不渝,韶华不负,风景这边独好。</b></p><p class="ql-block"><b> 世界上从来未有过如此大范围的知青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影响面较之五四新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予绝望的中国以新的生机,使城市各阶层行动起来,那么,知青新文化运动则是唤醒了千年沉睡的农村,城市中一群群年轻人走进了农村,他们带来了一种希望, 虽然微茫,但值得向往。中国何曾有过如此之长的文化启蒙运动,中国任何一个偏僻的乡村都留下了知青的足迹。当年的身影还在历史的河流中闪动,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正在演绎成为中国新文化。犹太人出埃及是为寻找伊甸园,那是泉水甘冽,葡萄甜蜜,牛奶飘香,人类的向往之地。一代知青走向广阔天地,去寻找什么?大凡新文化运动都是时代之声,都是开启民智,启迪社会的文化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如此,知青新文化亦如此。</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面对知青,历史学家会从时间上估量其价值,政治家会从社会方面去考虑得失,经济学家则以国家发展去权衡利弊……凡此种种,都有侧重。然而,如果我们以历史的高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知青的意义,我们就会有新的认识。</b></p><p class="ql-block"><b>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一代知青真诚相处、守望相助、命运相依,荣辱相共。</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能留下什么?难道仅有苦涩的青春和不堪的回味?难道我们只能陷在历史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只能在时代的阴影中顾盼自怜而终其一生?整整一代人可以这样吗?!走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剧痛中的中国势必要有一种新文化,以强健其筋骨、淬炼其精神,援之以地气,以成其浩然之气、澎湃之力。是故知青新文化狂飙突起,是为民族之必需,历史之必然。 政治需要理论支撑,历史在乎结果。一面理想的旗帜,随着时间的推移,千百万人在追随,簇拥其下,自然就演绎成一种文化的气象。知青新文化亦将如此,遂有知青奋起一跃,风风火火闯九州。</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知青有更多的精彩故事需要讲述;知青有更多的文化理念需要阐释;知青有更美好的明天需要探索。</b></p><p class="ql-block"><b> 知青文化温暖人间,实质上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正如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所指出,众多被人忽视的小事件,最终汇成影响人民生活,成为影响社会的大事件。</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文化——九万里的风鹏正举;知青精神——狂飙突起我中华。不如此,何以诠释“不忘初心”,为如此,我们才能明确“中国往哪里去”。</b></p><p class="ql-block"><b> 一代知青已接受了历史的洗礼——有文化可以追寻,有精神可以救赎。广阔天地,无碍精神,一代知青为之重生,为之解放。</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已意识到知青文化是民族新文化的时代表述,我们已意识到知青事业是一种壮丽的事业,我们相信,知青精神,必然成为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b></p><p class="ql-block"><b> 值此《上海知青》杂志创刊15周年,是为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太阳照常升起》(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上海知青》创刊15周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作者:王建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一代知青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如塔里木河,最终带着遗憾消失在茫茫大漠,另一条路如长江,毅然横断转身,冲破三峡,一路向东,奔向大海。大漠?大海?知青如长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苦涩的经历已同时间一样在悄悄地流逝,英雄莫问出处,故事已化为传奇。一代知青华丽转身,再次走向广阔天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如何打发来日,如何消遣夕阳,胸中块垒又将如何释怀?不知所终娱乐至死也好。永远在路上欣赏也罢,然而我们心里还是那句话:我们还能为国家,为民族做些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我们原本无望,相见无缘然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震荡,让我们不期而遇、不谋而合、不同凡——知青文化不胫而走,不翼而飞。</b></p> <p class="ql-block"> <b>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喜欢的终将拥有,失去的归入沉寂。今生来世正在交接,此时和彼时一样美好。我们不再纠缠过去,不再执念往事沉浮。波澜不惊,聚散随缘,岁月不扰,余生静好。知青变得如此可爱,千万个的夕阳中的团队,重新走向广阔天地,在知青旗帜引领下,诗意打造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了真正的自己,他们拥有自己的人生风景……</b></p> <p class="ql-block"><b> 知青已蓄积了势能,知青要为社会增添新的力量,知青要为社会作出新的努力!</b></p><p class="ql-block"><b> 菩提树下的悟道,资本世界的破题,石库门里的誓言,黄土高坡的启示——经纬世界,纵横历史,初心使然。</b></p><p class="ql-block"><b> 虽然一代知青的青春已成为民族的牺牲,但精神的力量已超越时空,无远弗届。如果说起“圣经”,那么《论语》就是儒家的圣经,《共产党宣言》就是共产党的“圣经”,而一代知青也会有自己的“圣经”——知青本身就是时代的经典——不管理解如何,异议有无,“可以被摧毁,但不会被打败”的知青精神,民族会为之追光,时间将会回眸,历史已然待见,世界颔首认可。</b></p> <p class="ql-block"><b> 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看见显著的知青地标,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又是怎样的一种欣慰?打开历史的窗户,我们自己也成了风景。在打造知青文化的艰难困境中,知青不会尴尬。在民族奋进的道路上,知青襟怀秀丽、意气风发。</b></p><p class="ql-block"><b> 有一种声音常在耳边萦绕,有一种心潮常在胸中起伏:那是青春是私语,那是青春的律动,那是青春的故乡在召唤:回来吧!广阔天地的儿女们……</b></p><p class="ql-block"><b> 我们踏歌而行。在太阳注定西下的世界里,知青或是一抹最美丽的晚霞,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太阳明天照常升起,知青之光不会消失,千百万知青的青春热血已化为历史的霞光。</b></p><p class="ql-block"><b> ——写在《上海知青》杂志社创刊15周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