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有效落实“双减”工作要求,严格控制学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增强教学实效,同时切实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设计的能力,本周学校特组织开展“‘双减’背景下学科间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和时间整合管理”主题研训活动。此次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全体教师参加并就“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进行了研讨。</p> 研讨内容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p><p class="ql-block">1.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作业设计,兼顾旧知和教学新知。</p><p class="ql-block">2.结合学科特点,如何理解完成规定作业又能整合时间不超时。</p><p class="ql-block">3.学科融合的作业设计,融合其它课程特色,设计作业内容。</p> 研讨活动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活动各位老师从作业设计的必要性、作业设计现状、作业设计理念、作业设计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不仅有对“双减”政策的解读,还很好地结合各学段教学进行了具体作业设计案例分享,更加明晰了“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经研讨, 教师们普遍认为,减负不能减质。作业布置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应当从学生的角度着手,严格把握好作业布置质量的标尺,要让作业形式多样化,如:布置口语作业、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布置科学探究类作业、也可布置艺术欣赏,社会劳动实践作业,作业容量适度,让学生在快乐中巩固所学知识,保障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用有温度的作业,有温度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力求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探索跨学科类的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p> <p class="ql-block"> 各教师以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就作业设计展开了具体论述,如:学生对默写、成语等方面的掌握比较欠缺,因此可以加强这些方面的旧知复习,兼顾旧知和教学新知。</p>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师们一致认为应优化作业设计,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语数英老师可统筹协调、控制作业时间,保证不超时;语文古诗与音乐课程古诗可以以吟唱形式开展。</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讨活动中有教师指出应注重识字教学,扩大学生识字量,除了课堂,可以在生活中(广告牌、车站牌)中去识字,也可以通过亲子阅读去识字,去积累。学生基础性的练习也很重要,应注重学生的朗读习惯,读好节奏,读好停顿,读好感情,在读中感知内容。</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讨活动,加深了老师们对双减政策理解 ,在“双减”政策下找到了作业设计的方向。相信老师们在今后优化作业设计的道路上,会积极实践,不断思考,真正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真正达到“减负增质、快乐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