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单元,共建大课堂——记寿光市实验中学小学部 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寿光市实验中学

<p class="ql-block">  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改革热点、重点课题,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3月24–25日,寿光市实验中学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由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线上学习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王文君老师带来的单元起始课:制作冰淇淋-圆柱和圆锥。</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常规,没有计算公式,没有练习、巩固,只是开启了新的单元:明确目标、提出问题、分析主题、规划路径。本节课王文君老师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其中活动一明规格与单元研究课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紧密相连;活动二做盒子与单元研究课2:圆柱的表面积环环相扣;活动三装原料与研究课3和4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乔永涛老师带来的单元探究课1:明规格-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p> <p class="ql-block">  乔老师给大家呈现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单元自主评价单,以创意冰淇淋的制作为载体,介绍了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生活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滕国峰老师带来的单元探究课2:做盒子-圆柱的表面积。</p> <p class="ql-block">  通过做盒子活动,学生们小组合作,制作出符合规格的圆柱形冰淇淋盒子,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整节课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先制作出圆柱形的盒子,再进行切片分割,不同小组的不同方法总结,最终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并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孩子们切实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驱动的课堂绽放别样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课是由考丽丽老师带来的单元探究课3(说课):装原料-圆柱的体积。</p> <p class="ql-block">  考老师以问题为主线,在“猜测--推导--结论--应用”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渗透转化和极限等数学思维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了一堂精彩的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  第五节课是由陈玉红老师带来的单元探究课4:装原料-圆锥的体积。</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引导孩子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给冰激凌装原料就是求圆锥的体积。提出猜想建立联系“同等规格的圆柱和圆锥谁装的多?多多少?”孩子们进行猜想倍数关系,比例关系等,有猜想有验证,制定实验方案,做实验,层层递进。孩子通过不同的实验,或借助小米为中介从圆锥到圆柱,倒了三次,或借助同等密度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萝卜称重量,或借助排水法观察排出水的体积,都能验证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⅓。</p> <p class="ql-block">  第六节课是李遵德老师的《单元整理课》,这节课以产品发布会的形式进行,老师通过任务三:木器加工厂进了一批圆柱体木料,底面半径10厘米,高30厘米,如果你是老板要对这段木料进行装饰或加工。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升华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课后学生自己进行本节课的单元评价单的填写,谈自己的想法或者疑问同学交流。</p> <p class="ql-block">  几节课节结束后由孙俊勇科长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潍坊方案”做了总结,并指出我们教师要具备“三眼”。“千里眼”就要看得远,“透视眼”就要看得深,“贯穿眼”要看的实!</p> <p class="ql-block">  王永春老师报告,新教材编辑:</p><p class="ql-block"> 1.第三学段重视从具体走向抽象,重视符号意识的培养。用ab表示</p><p class="ql-block"> 2.重视几何立体图形的探究,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为初中打基础。</p><p class="ql-block"> 3.尺规作图。</p><p class="ql-block"> 4.长方体特征(实践加推理)棱、点特点。</p><p class="ql-block"> 5.三边关系,一副三角板拼角度数。</p><p class="ql-block">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p><p class="ql-block"> (2)小棒拼摆</p><p class="ql-block"> 6.一中同长理解</p><p class="ql-block"> 7.量感</p> <p class="ql-block">  充实的学习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在第一天的学习中我们收获了很多,第二天的学习我们也将全力以赴……</p> <p class="ql-block">  王维维老师以五年级《小数乘法》一课为例,就她们学校的数学教研团队如何“聚焦核心素养发展,进行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从“一、确定大概念”、“二、制定单元目标”、“三、生成单元评价”、“四、规划教学过程”、“五、反思与行动”五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p> <p class="ql-block">  吴静老师老师针对四年级《小数除法》一单元进行讲解。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分析,她指出要借助具体情境、运算的一致性、均分计数单位的个数,借助直观模型,理解小数除法就是均分计数单位个数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胡令波老师详细阐述了《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设计,通过对课标分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推理意识、空间观念、创新意识等。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引导学生作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p> <p class="ql-block">  谷老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她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四个方面来进行了解读,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关注思想方法及品格养成,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例。</p> <p class="ql-block">  董老师和纪老师为我们更详细的解读了单元整体教学课,以《圆柱与圆锥的认识》《厘米、米的认识》为课例,更加详尽、透彻的演示单元整体教学课应该怎样上,发挥了具体的导向作用。为了更了解学生展开了学生前测与学生后测,通过种子课—生长课—延展课,层层递进展开学习,形成整体。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 <p class="ql-block">  临沂小学团队分享的是《落实新课标 聚焦一致性》——分数加减法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探索。他们在分享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时,提出“三通三联教学一体课堂范式”,在“引学”中注重连续,在“探学”中注重关联,在“固学”中强化循环,多维互联,纵横求通。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玩”出运算能力,“估”出运算能力,“化”出运算能力,“看”出运算能力,“联”出运算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数学结构和数学关联,这样学生就能把知识学得更加全面深刻丰富。</p> <p class="ql-block">  潍坊市高新区教科院的高婷婷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六年级《圆柱圆锥》,他们团队设计新颖,以三条线贯穿整个单元,一是制作一个“圆滚滚”包包的“情境线”,二是认识、表面积、体积的“数学线”,三是立体图形研究思路,联系的眼光,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的“学习线”。三线并行,任务统领,链接生活与数学,内容结构化呈现,促进学生认知链条的完整性,在做中学,用中学。培养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发展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最后,几位专家老师对大单元教学案例做出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具体教学中以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为目标,保持教学路径与课程总体目标的一致,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创新。</p> <p class="ql-block">  重担在肩思己任,无须扬鞭自奋蹄。在新课标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探索的脚步永不停驻,全体数学老师会进一步强化单元整体教学意识,重视基于学情的单元教学设计,力求使数学课堂更加有生命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更大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相聚都是收获满满,每一次讨论都是思维碰撞。前方虽远,只要我们携手奋进、且行且思,定会撒下一路研数芬芳、一路灿烂阳光!</p>

单元

教学

圆柱

数学

老师

圆锥

学生

素养

整体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