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效能新课堂——陈林红名师工作室送教莲都区天宁中学教研活动

☀️

<p class="ql-block"> 教无涯,研不止,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技能掌握,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研修能力,陈林红体育名师工作室于2023年3月24日在上海市外教育附属莲都区天宁中学开展送教活动。</p> 一、讲座之“浅析新课标” <p class="ql-block"> 陈铭铭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以基本运动技能为切入点,引导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并且对新课标中第一次被列为课程内容的水平—-基本运动技能进行了剖析,围绕水平四学生的体能创新手段、技能和体能的关系以及技能、体能协同发展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以技能、体能过渡到核心素养以及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上,将当下的核心素养与以往课标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将当下热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罗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p> 二、讲座之大单元教学 <p class="ql-block"> 赵晓东老师提出的《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现实之需、价值定位与实践进路》主要内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需课堂教学的全面转型、倡导大单元教学方式。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落实培养核心素养需要完整的教学理念、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及递进的情境活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应聚焦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体现结构化的理念、创设递进的情境,按照“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大概念— 大单元主题与目标— 关键概念— 学习任务—评价活动”的实践进路,以大概念为统摄中心确定大单元的主题,基于大单元的学习目标确定关键概念,基于关键概念确定大单元的学习任务,以情境为“链”串联大单元内的学习任务,基于真实情境创设大单元的活动。</p> 三、研讨课实心球 <p class="ql-block"> 由雷慧娟老师执教的《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练习方法》,教学的关键问题是“由下至上”发力顺序及掌握缓冲步的动作补偿。实心球是较为枯燥的内容,雷老师在课的准备部分加入了桃花朵朵开的游戏,既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也为实心球背弓动作做准备。通过大屏幕的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带领组员通过任务单进行体验探究学习,并以不同姿势的投掷(坐姿、跪姿、站姿)让学生体会不同姿势的发力部位,利用体操垫解决学生发力顺序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后腿蹬地后缓冲步的方法,在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的时候,教师不断进行巡回指导纠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不同远度的线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的挑战投掷。</p> 四、研讨课篮球急停急起 <p class="ql-block"> 由张天翊老师执教的《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全课学生运动兴趣浓厚,用音乐积极的调动起学生的激情。根据任务卡学生自主练习,急停时降重心,急起时蹬地加速,重心有明显变化,有效解决重心转移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小组积极讨论,探究运球的急停急起要点难点。利用标志桶的拿起与放下,强化学生降重心的动作,通过距离的逐渐拉长,使学生速度慢慢加快。</p> 五、总结讨论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两位老师分别阐述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以及设计思路,接着各位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念,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显而易见,陈奕棋老师则提出对于不同阶段的老师应该给予不同的要求及评价,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好的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最后,经过工作室各位教师的讨论与总结,认为基于新课标理念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发深思,新课堂的转型并非推翻原来的东西,而是利用更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课堂变的更有效,让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更充分。</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促进的成长平台。这既是一次向下扎根的教学探索活动,又是一场向上生长的思想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成长,提升教育质量。</p>

学生

单元

素养

老师

技能

实心球

教学

体能

体育

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