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明心教寺
在沪闵路与北松路交汇处,幸存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这里即是北桥明心教寺的遗址。现今龙华寺内,有一尊明万历年间铸造的3000斤铜钟,原为明心教寺的古物。北桥庙会,俗定为农历三月廿八。这个地方俗节也源于明心教寺。<br></h3> <h3> 北桥明代银杏树
明心教寺始建于唐代,曾号称“东南一大丛林”,可谓历史悠久。如今,除了那棵银杏树、那尊铜钟,最珍贵的历史遗存要数一册清嘉庆十六年(1812年)里人朱采(字云亭,号冶仙)所辑《上海明心寺志》。<br></h3> <h3> 北桥明心寺及附近地图(1980年代)
据《钱武肃王立寺记》载,唐龙纪元年(889年),由吴越王钱镠遣都水使者钱绰建造(又说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初年,公元907年)。初名华严院,开山和尚叫大通禅师,传系吴越王亲自从武林大慈山的草庵里聘请来的。他终日念诵《华严经》,令人崇重,华严院也由此得名。宋治平二年(1065年)住持希最和尚奏准赐额明心院。后来,有庐岳道人文秀游方到此,受命住持,着手扩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又扩建,改称明心教寺,俗称大寺。先后归并邹家寺等周边子庵17处,规模可观。<br></h3> <h3> 北桥集镇图(1983年)
自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起,为迎接皇帝南巡而重建。乾隆年间,大雄宝殿和钟楼修葺一新,香火极旺,为鼎盛时期。几经扩建后的明心寺规模宏大,赫赫不可一世。南起俞塘河,北至桐桥,东抵横沥港,西达庙泾河,占地一平方公里。寺内僧侣上千名,寺房5048间,分东北房、西北房、东中房,并有一幢著名的轮藏,故当地人称“五千零四十八间一藏”。
明心寺的“十景”闻名遐迩,即华严宝塔、义虎讲坛、石函大士、元丰老桧、子昂笔迹、鲁班仙壁、云中梵音、石底莲花、竹窗听雪、罗木古墩。还是寺前的鸣鹤桥,寺内数百年的银杏树、罗汉松,及通天竹、方林等,都独具风采。寺河呈曲尺形,在俞塘河出口处有座石桥,登桥可览寺院全景。此桥名北极桥,镇名北梁改称北桥。<br></h3> <h3> 北桥老街(2010年)
后来,因松江白雀寺风波起,一把火殃及明心寺,使其突然衰败,一蹶不振。1920年,修筑沪闵公路时寺房大批被毁。当时,苦守寺院的定根和尚(族姓罗,北桥人)感到为筑一条路而轻易毁掉一座千年古寺实在可惜,为保全寺基,一再要求公路改道,谁知他因此吃了63天官司。民国十九年(1930年)正月十六日夜,寺又遭火灾,主要建筑和法器毁于一旦。因此,1936年2月,当上海地方史学者徐蔚南、胡道静、郭建等一行5人赴北桥采风时,这里仅剩凌乱的石碑和破房,不由与定根和尚一起叹息。上海解放初,这里仅存东北房两棣禅院,留一香火僧。后来又改建为小学校舍。
<br></h3> <h3>北橋新建街(九十年代)</h3> <h3> 北桥钟与钟楼</h3><h3><br></h3><h3>北桥原有一口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铸就的铜钟,高1.46米,重1500公斤,直径1.8米。为此,北桥人常说:“北桥穷虽穷,还有三千六百斤铜”。此钟有八行大字尚清晰可辨,上部刻“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帝道遐昌,皇图永固”;下部刻;“八方宁静,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口钟也有因试钟时被冒失鬼误敲而难以声传千里的传说,至今还流传着“北桥钟,响在屋界东”的俗语。抗日战争后期,日寇曾企图将此钟运走,幸亏战事发展迅速,他们未能如愿。“文革”期间,又幸存于解放军部队营房内而未遭厄运。</h3> <h3>1982年秋,此钟移置龙华寺,至今被佛教界视为宝物。<br></h3><h3>北桥钟楼是座八角形的楼阁。1932年,上海县政府从南市迁到北桥,在钟楼西侧建造县府大楼时,一并加以改建。改建后的钟楼仿照北京地安门的鼓楼,四楞直筒式有四层,三楼有城堞式回廊。此楼数十年间一直是北桥的制高点,又是沪闵路边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观。<br></h3> <p>SYM《佛緣定今生》</p><p>今天我在此憑吊</p><p>憑吊這棵古銀杏</p><p>始建於唐代明心教寺</p><p>至今遺存 唯一</p><p>誰也不知道我在幹什麼</p><p>我憑吊自己已逝的歲月</p><p>望著銀杏我仰天嘆息</p><p>逝者如斯夫</p><p>子在川上曰</p><p><br></p><p>二十七年(1688年)起,为迎接皇帝南巡而重建。乾隆年间,大雄宝殿和钟楼修葺一新,香火极旺,为鼎盛时期。几经扩建后的明心寺规模宏大,赫赫不可一世。南起俞塘河,北至桐桥,东抵横沥港,西达庙泾河,占地一平方公里。寺内僧侣上千名,寺房5048间,分东北房、西北房、东中房,并有一幢著名的轮藏,故当地人称“五千零四十八间一藏”。</p><p><br></p><p>明心寺的“十景”闻名遐迩,即华严宝塔、义虎讲坛、石函大士、元丰老桧、子昂笔迹、鲁班仙壁、云中梵音、石底莲花、竹窗听雪、罗木古墩。还是寺前的鸣鹤桥,寺内数百年的银杏树、罗汉松,及通天竹、方林等,都独具风采。寺河呈曲尺形,在俞塘河出口处有座石桥,登桥可览寺院全景。此桥名北极桥,镇名北梁改称北桥。</p><p> 記於地獄歸來後的2019年11月4日午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