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里寻石,起“语”涟漪——暨城十校2023年春期专家指导语文教学工作

五年级一班

<p class="ql-block">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p><p class="ql-block">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p>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这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终于迎来敬爱的导师——叶所,指导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p> <p class="ql-block">叶所曾经指引我们追寻小古文的秘密,发现创编童话的乐趣;曾经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去感受与体会;帮我们去区分生动与优美……我们总会把最难的课题抛给叶所,他总是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帮我们走出迷城。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也不例外,陈银老师、洪晓慧老师聚焦到我们教学难啃体裁——散文,将散文教学中词句运用、朗读训练、语文要素、感受体会、语言实践等板块的教学困惑,大胆的暴露在课堂中,希望叶所能带领我们走过“山重水复”,觅得“柳暗花明”。</p> <p class="ql-block">在两位老师的诊断课之后,叶所一如既往跟我们分析了课堂的问题所在,并帮助我们重构课堂。如陈老师《牧场之国》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什么叫体会?再引导学生明白体会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生成表达效果。最后还给我们呈现了《牧场之国》一课的评价量规。</p> <p class="ql-block">洪晓慧老师的《匆匆》,对连续问句处理得太生硬。叶所领着我们一起追问我们生活中的某些场景,让在坐各位老师真的感到着急,无奈,发慌甚至头皮发麻。最后才对我们说:“看嘛,在调动生活经验后,才会有情感,抽象问句是表达不出情感的,情感不能孤立起来。情感有了后才能朗读。”同样,也给出了这一课的评价量规。</p> <p class="ql-block">在诊断重构两堂课之后,见我们意犹未尽,叶所还跟我们分享了《母鸡》一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原理。</p> <p class="ql-block">在几篇课例基础上,叶所总结,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找准一个问题作为文章的切口,好比一块石头,投到湖里,给孩子们学习的支架,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湖面,这就是“石头涟漪情景模型教学”。告诫我们教学时切忌给孩子一头牛,让孩子想吃吃不下,为难了孩子,苦恼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叶所的每一次指导,都让大家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许在实践中,我们又会有新的困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