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老话说“春捂秋冻”,天气温慢慢回升,可冷暖多变。但清晨骑车走在路上的人们也开始摘掉棉帽、手套之类的御寒之物,风吹在脸上也不再凛冽。</p><p class="ql-block">不过,在这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早晚温差还是有点大,所以亲爱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还是需要 “捂”着点儿。</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孩子皮肤、身体需慢慢适应冷暖天气的变化, “捂”更有利于维护身体对体温的控制,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而所谓“春捂秋冻”就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p><p class="ql-block">很多妈妈说气温很高的时候捂着很热,也不能脱衣服吗?其实“春捂秋冻”不是简单地穿不穿衣服,穿多少衣服,还是有很多讲究可言的。</p><p class="ql-block">先说说什么是“春捂”</p><p class="ql-block">首先,“春捂”有利于抗寒。</p><p class="ql-block">人体也是自然界中的生物,所以在春天开始复苏,在冬天“冬眠”的皮肤细胞渐渐活跃,毛孔张开,这时冷风袭来时,就会通过毛孔侵入人体,不仅寒冷还会引发疾病。</p><p class="ql-block">另外“春捂”也是适应气候的一个过程,初春时节,寒流冷空气还时有,气温还不太高。在这种情况下,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冷暖的变化,容易发生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p><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春季本来病菌就大量复苏繁殖,侵袭宝宝身体,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疾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捂要把握好“815原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捂秋冻”这一说法似乎是“祖训”,但是“春捂”并不是简单地多加衣物,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春捂”呢?</p><p class="ql-block">▲气温:15°是“捂”的临界温度</p><p class="ql-block">研究表明,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初春时节,一般都是早晚凉,中午热,所以,老师、家长应该注意气温的变化,及时给孩子们增减衣物。</p><p class="ql-block">▲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p><p class="ql-block">初春的天气,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又可能寒流涌动。面对这“百变”的春天,如何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服呢?保健专家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p><p class="ql-block">▲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做好“捂”的准备</p><p class="ql-block">在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是春捂最佳时机。因为许多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家长在冷空气来临的前一两天就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了。</p><p class="ql-block">▲捂重点部位:背、腹部、脚</p><p class="ql-block">背部保持适当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孩子脾胃功能发育不是很完善,当冷空气刺激腹部时,很容易引发肚子疼等各种不适,因此腹部保暖很重要;“寒从脚起”,足底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孩子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p><p class="ql-block">▲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气温回冷增加的衣物,在气温回升后也不能立即就脱掉,最好是再捂7天左右。如果孩子抵抗力比较弱的话,最好捂14天以上。减衣过快,孩子身体难以适应,反易生病。</p><p class="ql-block">孩子衣服该怎么穿?</p><p class="ql-block">1、需及时、适量地增减衣物</p><p class="ql-block">随着气候的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要及时适量,循序渐进。春夏交替的时节,不要一下给孩子减得太多,这样反而更容易冻出病。</p><p class="ql-block">3岁以上的孩子一般可以自己表达冷暖,因此,父母在给他们加减衣物时,应遵循孩子的感受。同时还应根据天气、场合和孩子的活动情况,随时增减衣物。</p><p class="ql-block">Tips:孩子运动前,要给孩子换上吸汗、透气好、宽松的衣服。孩子做奔跑、跳跃等运动量大的活动时,要事先减少穿衣。</p><p class="ql-block">当孩子玩得满身大汗时,千万不要急于脱衣服,应该把汗擦干,然后再把外衣穿上,这样才不至于感冒。</p><p class="ql-block">2、“三暖一凉”来穿衣物</p><p class="ql-block">在春夏交替,天气反复无常时,孩子穿衣需要保证“三暖一凉”——手暖、肚暖、足暖、头凉。给孩子穿衣服,要保持头部散热,头部过暖反而会令孩子心烦头晕;衣服不要穿太多,以不妨碍孩子活动为前提。</p><p class="ql-block">Tips:判断孩子是冷是热的小妙招,就是摸脖子。孩子的颈部和背部能迅速反映他的冷热状况。</p><p class="ql-block">如果出汗,说明孩子穿得过多;如果摸起来凉凉的,则说明孩子需要加件衣服。</p><p class="ql-block">3、给孩子穿一些宽松、方便穿脱的衣物</p><p class="ql-block">无论什么季节,都应给孩子选择穿棉、真丝或麻质,吸汗而不刺激肌肤的衣服。过紧、过厚的衣裤会限制孩子的运动和发育,不利于排汗、透气,遇到凉风就容易伤风感冒。</p><p class="ql-block">家长给孩子挑选衣物时,应遵循方便、好活动、保暖三点原则。最好避开款式繁琐的,比如:背带裤、连体衣、拉链在背后的裙子、带扣子的裤子、系鞋带的鞋子……弹性好、宽松、可以直接套头的小衫就是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4、出门要注意多带一件</p><p class="ql-block">出门在外,建议家长给孩子多备一件衣服或一顶帽子,以防天气突然转冷。但记住帽子不能太厚,不能完全包住孩子头部。在衣物厚薄的选择上,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当时的气温选择。</p><p class="ql-block">5、孩子睡觉时,穿衣细节要注意</p><p class="ql-block">● 尽量不让孩子穿着过厚的睡衣睡觉,也不要给孩子盖得过厚,同时避免室温过高。孩子穿短睡衣、小背心睡觉会比较安稳,也不会因为太热踢被子而着凉。</p><p class="ql-block">● 孩子睡着了后,不管是在怀抱中、推车中、汽车座椅中等,都应该避免让孩子受风。</p><p class="ql-block">● 孩子刚刚醒来,不能马上安排到户外去,而应该让孩子在室内活动一会儿后再出去。</p><p class="ql-block">● 孩子白天睡觉时也应该脱去外衣,盖上薄被,醒后马上把外衣穿上。</p><p class="ql-block">春天天气干燥,正是儿童易过敏、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衣服穿少了孩子会感冒,“捂着”又会捂出病。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节孩子的穿衣、饮食,为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