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在考虑品种优势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品种的缺陷。水稻栽培主要是指通人为调控、人为作物生长创造条件让其生产更多粮食使其价值最大化,所以我们就利用栽培,利用植保去把水稻品种缺陷最小化,达到相对的理想状态。例如龙粳 31应用生产年限过长有退化现象,加上地球变温室效应或温度较高地区是龙粳 31在生产上分蘖少。特别是在黑龙江第三积温带和第二积龙粳表现出生长量偏小,分蘖下降,单位面积有效穗减少尤为突出,构成产量的最大因素中的穗粒数缺失,水稻哪里会有较高的产量更说不上高产。所以我们要想让龙粳 31 高产,就的重点就是提高穗数上。水稻穗数除了本身遗传因素外和水稻分蘖质量有重要关系,分蘖又和苗的素质息息相关,育壮苗减少下种量千方百计要壮苗下地合理密植。最大可能争取水稻第二三节位分蘖、现在生产上为了降低育苗成本下种量非常大,插秧的基础颗偏多、弱苗插秧密度大、水稻不能充分发挥分蘖的作用、也就发挥不了主茎和蘖茎营养相互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分蘖才会有足够的茎数、才会有质量根系、足够茎数才保证能有效穗粒数、高质量的根系才能保持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使水稻不早衰、持续稳定的供给叶片营养保证后期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最终获得高产。所以以插待发杜绝苗床下种量过大、杜弱苗下田。不插差苗弱苗、杜绝僵苗插秧,一般来说一般地力,龙粳 31每平方米 27 穴,壮苗成活 6-7 株为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另外及时施返青肥重施蘖肥有利于提高分蘖质量和提高成穗率。水稻分蘖的发生不仅和秧苗本身质量支配。还受内在和外界条件影响,分蘖和苗本身的体内营养物质情况有关系,尤其是氮素的营养起主导作用。水稻分蘖发生是通过旺盛的细胞分裂产生的。氮素代谢是细胞分裂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即使水稻秧苗的素质非常好,外界条件也适合秧苗分蘖,没有及时的施用氮肥,水稻的分蘖质量也不会太好,一般来说,肥效的反应以N+2 最大。如果水稻分蘖盛蘖位得到肥效的最多,最有利于提高分蘖质量,水稻盛蘖叶位用总的叶数/2,仍然 以 11 片叶的龙粳 31 以例,也就是说龙粳 31 在 5.5 一 6这个阶段得到的肥效最大,最容易获得最好的分蘖质量,如果如果水稻的秧苗素质非常好,外界条件适宜条件水稻返青后,水稻秧苗 3.5 一 4 叶合理的施用氮肥更有利于水稻的分蘖质量,早施氮肥更有利于分蘖群体的形成,这种群体有利于水稻的成穗率。如果龙粳 31 水稻分蘖没有达到高产的计划量,就得考虑在动摇分蘖争取期高产所需要的茎数,龙粳 31第7叶产生的分蘖是有效分蘖,第 8 叶分蘖就是动摇分蘖争取期,而第9 叶产生分蘖大多是无效分蘖。在龙粳 31群体质量不佳的时候第 6 片施氮肥就显得极其重要了。水稻分蘖少水稻 第 6 叶施氮 是水稻高产最好的的补救措施,最后的救命稻草了</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最后阐述的就是水稻穗肥的合理使用对于高产的影响,可以分为促化肥和保花肥,水稻群体不够,可以使用促花肥进行补救;水稻群体适宜,天气条件较好,可以使用保花肥。水稻的促花肥侧重于提高主茎水稻粒数,而水稻的保花肥侧重于主茎穗粒的整体质量,也就是提高结实降低空秕率,增加千粒重。水稻的穗肥使用以后能够显著的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光合作用的强度,延长叶片和根系寿命,防止了水稻根叶双衰。一般来说,水稻的促花肥应该在龙粳 31 水稻的7.5 叶进行用,而水稻的保花肥应该在倒2叶露尖或叶长到一半的时候进行。促花肥的使用最好是到群体较差的时候使用,水稻群体较大整体叶色夜色浓绿株型较差叶片披垂使用穗肥就会造成水稻倒伏早衰,所以说水稻促花肥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水稻叶色浓绿,群体较大也不要着急使用保花肥。 出现拔节黄即可使用,不要把的保花肥使用时间局限于水稻的倒 2 也露尖或者倒 2 长到总叶长一半的时候使用,新生叶片什么时候出现落黄现象就可使用保花肥,例如说倒 2 叶抽出水稻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落黄,但是剑叶抽出的时候出现明显的落黄,也可以使用保花肥,这个时期时使用同样是最佳時期,叶片落黄使用保花肥就不会表现出抗病力低倒伏早衰现象,也会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龙粳 31 高产栽培生产中,一定要兼顾以上 几点才有可能获得高产,不要过分的强调或侧重某一点,水稻高产是多种技术的组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