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来百花开,最美是“青蓝”。为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快速成长,深化学本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青蓝工程”听评课活动。</p> 导师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教学伊始,赵老师和孩子回顾学习古诗方法,(了解古诗题目,读出节奏,了解诗意,感悟诗情)在读熟基础上,引导孩子提出不理解字词,师生交流,再结合注释等方法引导孩子小组内交流诗意,最后感悟诗情。</p><p class="ql-block"> 课上赵老师为让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感情,读的活动在教学中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想象读再到深情诵读,合理运用自学、互学、展学,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品出了诗句蕴含的味道。</p> 组员展示课 <p class="ql-block"> 王晶晶老师执教的《军神》一课,紧紧抓住了人物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找、思、析、读,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师适时的资料拓展将学生的思想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进一步感受军神气概。</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教师组织有序,学生参与度广,自学有效、互学有思、展学有质,学生在交流与朗读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高效达成了学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 怀志敏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花钟》这一课。在导入时,用花儿直观的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怀老师这节课引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通过学生自学、组内互学、小组展学,让学生交流各个时间段各种花开放的样子,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p><p class="ql-block"> 在学生体会之后,让学生学习运用书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写法所展现的植物开花状态,明白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可以使文章更优美、更生动。</p> <p class="ql-block"> 马振彪教师执教《赵州桥》一课,从“文明中外”一次入手,结合联系生活、观赏图片、合作阅读等方式,去巧妙的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及美观。在处理中心句、过渡句部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巧妙灵活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写作中去。</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学本教学”贯穿始终,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当堂练习题中仿写“青花瓷”也与本单元单元主题相契合,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会向会学”的转变。</p> 评课环节,画龙点睛 <p class="ql-block"> 为了使“学本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地融合,以评促教,教学相长。每次听课完毕后,教研组还进行了互动式评课活动,讲课的教师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了说课及课后反思。全体老师畅所欲言,既肯定了执教老师的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有待商榷之处,使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p> <p class="ql-block"> “师徒结对传薪火,青蓝携手共奋进”。本次活动不仅营造了师徒教学相长的教研氛围,丰富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激发了青年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的兴趣。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愿每位老师都眼里有光,课堂有诗。</p> <p class="ql-block">编辑:怀志敏</p><p class="ql-block">审核:张辉 劳爱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