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4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好景君须记,正是研讨时。</span>郑东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达标优质课在昆丽河小学举行,一共四位老师进行优质课的评比,我们在这里聆听、学习、研讨优秀老师的优秀课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名进行展示的教师是来自昆丽河小学的袁老师,课题是二年级下册的《坚持才有收获》本节课我总结了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情境教学、经验导学、活动探究、尊重教材, 情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翅膀,通过“金鸡独立”的活动,启思递进寓教于行,学生都在这场沉浸式课堂上感受坚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蒋老师和3.6班学生带来的课题是《安全记心上》,本节课以儿童的生活为起点,让他们在自己生活现实中感受法律,课堂鲜活具体有效,指导孩子日常生活中安全出行,珍视生命,从中学习到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着重开展的是大众化,普及性的法制教育,那么在中低段,进行的是前法律教育,它主要是以纪律规则为主导内容。法制教育的内容分散在各册教材中,三年级学生在经历了前两年的学习,形成了基本的文明素养,行为规范,道德基础,但是这种概念是较为抽象化的。那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注重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融合,为以后的法制意识的建立奠定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立足于知识盲点。</p> <p class="ql-block"> 龙子湖的郭老师的课程是四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和4.2班的同学一起走进劳动者,理解劳动者,郭老师确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了解和感受劳动者的艰辛,第二个目标是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让学生亲自体验厨师炒菜,进行了有血有肉,入情入理的教育和引导。其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郭老师充分合理利用了教材资源,挖掘社会资源,利用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引用了时政资讯。</p> <p class="ql-block"> 来自聚源路小学的吴老师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课堂语言非常的简洁,课程从这一单元主题出发进行导入,将本节课的内容和整个单元的主题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视角来学习这一课的内容,在课的结尾注重整体的核心内容,注重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 30多年,结合自己定了条规则:如果他一天没有听过两节课,他就认为那天他在学校里什么事也没有做。听课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听课也是执教者自我审视、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应同力同向同行,加强学习、丰富实践、拓宽视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讲好每一堂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