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润书香,阅读有你——来宝小学读书分享(七)

崔崔老师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期读书分享安徒生儿童文学大奖得主曹文轩的经典作品《草房子》。贫瘠而又嘈杂、广阔而又优美的油麻地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成长,上演了一个又一个温情的故事,养育了一个又一个善良、勤劳、朴实、不凡的人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书中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一下子吊起人的胃口的搞笑噱头,没有引领时尚的花边点缀。它就像一副百看不厌的淡淡的江南水墨画——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需要你静静地细细地看过来,不知不觉中眼眶湿了,心也软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本很美的小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文字美。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着油麻地的风景,如: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它们分别用作教室、办公室、老师的宿舍,或活动室、仓库什么的。在这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草房子不是用一般的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用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如:那些生长在海滩上的茅草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掩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的都长得很有韧性……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油麻地的草房子美得精致、美得纯粹。它确实像作家用文字描绘出来的风景画镶嵌在故事中,散发着纯淡、恬静、神奇的光芒,使人不禁身陷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如:那隐藏于深院中的浸月寺,四角翘翘,寺后有几丛竹林,几株高树,寺前有棵苍虬的古槐,风起时挂在四角的风铃则丁当作响。里面藏着一个年轻英俊的儒僧,和段凄凉、绝美的爱情传说。有一个叫纸月的女孩经常来这里,跟着这个僧人习字吟诗。这样的情和景,怎么说来都是一副令人沉醉的诗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人情美。小说通过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刻骨铭心的经历,塑造了一个个立体的,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温幼菊、桑乔、白雀对孩子们好像是与朋友相处,无话不说,几乎没有什么秘密藏在心中。油麻地的学生开朗、温柔、可爱、活泼,陆鹤雪中送炭,不记前嫌;纸月默默无闻地奉献,做好事不留名;杜小康能屈能伸,敢做敢当;执着地固守家园的秦大奶奶奋不顾身跳下水“救一只油麻地小学的南瓜”,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在这所其实并不大的草房子里扑朔迷离地上演,给人撼人心魄之感,甚至催人泪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草房子》似一杯清茶,合上书本仍有余香,我被故事中的“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深深打动,留下一片回忆,回忆那美丽如画的草房子,以及关于草房子的丝丝动人心弦的童年故事。</p> <p class="ql-block">图文:崔文洁</p><p class="ql-block">审核:邹金凤</p><p class="ql-block">审定:杨登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