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燕名师工作室】《大象的耳朵》集体备课

刘小燕名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断提高刘小燕名师工作室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给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刘小燕名师工作室语文教研组活动于3月23日如期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由工作室成员及各校选派的优秀二年级语文老师组成,进行盲盒式教研活动,从上课内容的选择,课时划分,重难点的把握及突破各方面来进行。</p> 课前研讨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大家商讨决定本次盲盒式教研上课内容《大象的耳朵》。</p> 单元解读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刘小燕校长进行了本单元的解读。</p> 人文主题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改变”为人文主题,从有趣的4篇童话故事入手,让学生从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中体验 “变化”给人带来的思考。“改变”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为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阅读富有想象和思维价值的4篇童话故事则会比较容易体验到。</p><p class="ql-block"> 《青蛙卖泥塘》中因不断改变,而让结局变得越来越好;《小毛虫》中因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大象的耳朵》中大象对自我认识的不断变化中成长;《蜘蛛开店》中因为蜘蛛想法的改变而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虽然题材相同,但都通过不同的侧面去丰富学生体会“改变”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产生自己的判断和想法。</p> 阅读训练要素 <p class="ql-block">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本单元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从“提示”入手,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升入二年级后,开始“借助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的顺序,帮助学生表达。</p><p class="ql-block"> 根据以上解读,对阅读训练要素进行学习目标的细化:</p><p class="ql-block">1.阅读富有童趣和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能从人物语言、行为和想法的变化中初步体会到“改变”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产生自己的判断和想法。</p><p class="ql-block">2.通过找关键词句、借助图片和示意图,梳理故事内容,读懂故事。(知识、方法)</p><p class="ql-block">3.按照示意图、相关词句提示,按顺序完整地讲述或分角色表演故事。(能力、方法)</p><p class="ql-block">4.关注故事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学习比喻句,积累、欣赏、入情入境地朗读生动优美的语句和人物对话,丰富语言积累和经验,并能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仿说和续编故事。(能力、方法)</p> 识字训练要素 <p class="ql-block"> 识字训练要素本单元的识字训练要素是“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低段教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对独体字和合体字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积累。</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识字练习,瞻前顾后,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在阅读中养成猜字-求证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目标可以细化为:</p><p class="ql-block">1.结合语境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推测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方法)&nbsp;</p><p class="ql-block">2.采取多种方法猜读,并将方法运用到日常阅读中。(习惯)</p> 写字训练要素 <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写字训练要素是“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形态,以及笔顺有所变化”。从上二年级开始,学生大量地接触合体字的书写练习,对字的偏旁、结构等有一定认识的基础。本单元重点引导学生总结独体字变偏旁的书写规律,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避免学生写错别字。</p><p class="ql-block">目标可以细化为:</p><p class="ql-block">1.发现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舒展;发现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舒展。(方法)</p><p class="ql-block">2.书写时自主发现、概括规则,能迁移到符合此规则的其他已经学过的汉字。(能力)关于写话训练要素本单元的写话训练是“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p> 畅所欲言 <p class="ql-block">  单元解读之后,老师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梳理出本课的课时划分,同时就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难点的突破进行交流。</p> 教学目标 <p class="ql-block">1.通过看图、反复读文的方法认识“耷、咦、竖”3个字,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竿”,通过图片与生活实际相联的方法认识“舞、痛、烦”3个字。能读准多音字“扇”和“似”的不同读音。指导书写“扇、痛、遇”3个半包围结构的字。</p><p class="ql-block">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初步区分不同人物的语言,通过分角色朗读、角色体验、表演等方法读好问句。</p><p class="ql-block">3.运用丰富故事内容、动作表演、补白文本等方法,体会大象改变想法的原因。</p><p class="ql-block">4.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感悟童话故事的道理:每个人生来就不一样,不管别人怎么看,都要做好自己。</p> 教学重点 <p class="ql-block">  借助分角色朗读、角色体验、表演等方法理解童话故事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识记生字,理解词语。</p> 教学难点 <p class="ql-block"> 借助想象补白、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了解大象改变想法的原因,感悟童话提示的道理。</p> 备课准备 <p class="ql-block">  最后,刘小燕校长进行总结:希望大家在理清楚本课重点难点之后,进行备课,下一次将进行集中教研的展示。明确盲盒式教研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家的共同成长和进步。</p>

单元

方法

训练

识字

学生

要素

刘小燕

教研

教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