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的七千年

远征

<p><b style="font-size: 20px;">  河姆渡,还是从中学历史书本里第一次听说。对那时的我,它只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当我亲临这片充满智慧和神奇的土地,面对着先人们创造的一件件无与伦比的文物,感受着这绿野青山碧水所透发的灵气,油然而产生了一种亲近悠远历史的喜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徜徉在时空隧道空间。在谷物陈列窗前,几颗碳化了的黑色谷物,我无法确认它究竟是不是稻谷。据说当初这些在地下埋藏了七千年的稻谷出土时,依然是金灿灿的,连颖壳上的稃毛及谷芒仍清晰可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更惊奇的是,在生产力条件低下的原始社会,河姆渡人屯积的稻谷竟有120多吨。传说一位外国专家提出用一吨米换出土的一粒稻谷,结果自然是未能如愿。这稻谷可是中国的无价之宝,怎么能用几斗米换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河姆渡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在露天博物馆,我了解到姆渡遗址先民居住的“干栏式”建筑,数量众多的木桩及木构件,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河姆渡参观,亲身感受了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村落遗址,了解七千年前江南水乡氏族的生活。 ​&nbsp;</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七千年的太阳,升升落落;滔滔姚江水,源远流长;古址拾遗,古渡寻梦,和谐如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勤劳智慧的河姆渡儿女们,心怀虔诚地迎接着每一天新的太阳。</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艺术珍品,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观念和最高艺术成就。从这些艺术品中可看到原始河姆渡人对鸟的喜爱和对太阳的崇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河姆渡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依据,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约7000—5000年前)遗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