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瑜伽体位法练习中,我们通常都喜欢在体位中身体的对称。阿斯汤加瑜伽开始于山式,山式在阿汤中的梵文体位名是Samasthiti, 意思是"平等站立",就是站立的时候身体的两侧是平等的,也就是对称的。对称的定义就是一个东西分成两半,这两半一模一样,分别为彼此的镜像。当然要想定义对称就需要有一个中轴,人的身体上下不是对称的,前后也不是对称的,只有左右以脊柱为中线貌似是对称的。</p> <p class="ql-block">然而,人体左右的对称性其实也禁不起仔细观察,不仅仅是皮肤下面身体内部根本没有对称性 -脏器根本不是对称分布在身体两侧的,比如右侧有3个肺叶,左侧2个, 心脏在左侧等等。其实身体就外部结构来说也不是对称的, 比如你照镜子如果感觉脸有点歪?</p><p class="ql-block">恭喜你,你是正常人,因为没有一个人的两侧的脸可以互为镜像,那得多难看呀!身体对称就是传说, 对于有鲜活生命的东西来说,完美的对称性是不存在的;很多瑜伽教培新鲜出炉的瑜伽老师最喜欢追求让学生在体位左右两侧对称完美,两侧一样,平...其实这样做只能展示教学经验和能力的局限。</p><p class="ql-block">在瑜伽体位练习中与其追求对称,其实更好的追求是平衡。平衡不是彼此为对方镜像,而是在一个稳定状态中,两侧的要素比例要合理。用瑜伽解剖学大腕Leslie Kaminoff的话说就是:“平衡意味着在不对称中开发一个健康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个练习结束之后shavasana大休息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在练习结束放松状态下,这些学生的脚因为放松所以处于自然状态,从这些状态中我们可以看出左右的不对称的自然状态;这些不对称是由髋部的髋臼角度和胫骨旋转度的不对称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人的骨盆和脸蛋一样,也不是完美对称的。比如下图, 右侧的髋臼是有一点前倾的,而且角度也有点垂直并且向上,这是正常人的骨盆并不意味着有病态或者伤痛。</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胫骨旋转度,这个我们常识就知道:有的人天生脚外八,有的人天生内八,而且两侧脚还不一定一样。总之人的平均胫骨旋转度是30度;但是就像下图这两个是极端的例子:胫骨旋转度可以在14度到46度之间都算正常。</p> <p class="ql-block">有了这样的解剖学知识,我们再回来看那三个正在摊尸休息的同学:左侧的同学脚和膝盖都指向天花板,胫骨旋转角度很小,但是髋臼比较前倾。中间的同学髋臼不那么前倾;右侧的同学左脚的指向比右脚更为垂直,不对称更为明显;如果你有很多学生的话,在大休息时你可以看到像这样左右不对称的学生实际有很多的,左右脚在放松状态下有很大的差别。</p><p class="ql-block">现在想象我们练习站立体位,除了以上髋臼角度和胫骨旋转度角度,我们还会遇到长短腿,脊柱侧弯等更多的影响站立体位中身体左右对称的因素。脊柱侧弯这个话题比较大,我这篇文章先不碰;但是长短腿可以简单说一说:其实,大多数人左右腿都不一样长!有一个研究说90%的人经过测量发现平均两腿有0.5cm的差别;有意思的是75%的人都是右腿要短一点。</p><p class="ql-block">研究发现如果双腿的长度差别不超过2cm的话就不会引起任何病痛的身体反应,比如腰疼。而且你知道吗?世界纪录保持者短跑飞人博尔特右腿就比左腿短1.25cm;幸亏成才之路上没碰上小瑜伽老师,要不估计得废掉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山式。</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概念中,在山式中双脚的放置要对称;你或许熟悉这样的口令:站在垫子前面,大脚趾在一起,第二个脚趾相互平行,脚外侧和垫子边平行,脚跟微微分开... 这样的口令都是在强调脚的对称;但是看了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一些学生其实有一只脚自然地不对称,外八或者内八一点其实髋部和腿会感觉更自然和更平衡。</p> <p class="ql-block">对称是一种美学追求,但是如果在追求对称的过程中丢失了生命体的平衡和和谐其实就得不偿失了。我们练习瑜伽要重新获得并维持身体健康的优化状态。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有某种程度的不对称,这些大多数都不影响身体的功能性;我们左右侧的平衡有的有基因的原因,也有很多是由经年累月的生活铸造成这样的;每周几个小时的瑜伽并不会解冻经年历久的甚至是天生的骨骼结构不对称;如果有人确实有功能性的不对称,也就是有疼痛或者其他病态症状的,可能去医院看骨科或者找有经验的正骨师比去练习瑜伽要靠谱得多。</p><p class="ql-block">但是瑜伽体位法确实会对那些因为不对称而产生的软组织的不平衡有帮助,尽管未必可以改变骨骼结构。因为不对称而造成的肌肉筋膜紧张和孱弱因为瑜伽体位的拉伸会回复健康并且感觉更为舒适,对恢复能量的流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个并不是一个练习前后照片对比一样的魔法,瑜伽练习需要一直进行下去,就像洗澡,你洗一次澡并不能让你身体一辈子卫生,想干净,你需要每天把洗澡进行下去。瑜伽也是一样,它不会神奇地改变身体骨骼结构,但是把瑜伽进行下去的确会帮助身体的平衡。</p><p class="ql-block">另外一点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可以收获的是关于瑜伽老师对体位中身体对称的要求,其实最简单要求的就是追求两侧看上去一样;这是每一个教培新鲜出炉的瑜伽老师都应该可以做到的;但这只是一种教科书一般的教条。而真正的教学能力是来自经验,阅人无数的老师看的应该不是表面美学的对称,而是练习者在这个体位动作中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前面说过, 练习要追求身体的平衡和和谐,所以在体位中的感受第一,体位看上去的样子第二;更不可能每个人都要看上去都必须一样。总之,追求一个虚幻的美学对称性并不是瑜伽体位法练习的目的;人的身体远远比我们瑜伽教培学习的人体解剖学知识要复杂,人身体的多样性是非常丰富和奇妙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学和练习需要鼓励练习者内在的感受,鼓励探索,鼓励老师的经验积累;而不是执行简单的教条。</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p> <p class="ql-block">四柱 - chaturanga 按道理应该是对称的体位,这是我给一个练习二十年的朋友画的比例图;可以看到她的右手臂距离身体比左手臂要远,但是对于她的身体来说这样的体位却是完美的。</p> <p class="ql-block">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因为长度的限制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层面没有涉及到,比如瑜伽体位法中有很多先做右侧后做左侧的“非对称”体位,这些和身体对称的关系和怎样练习等问题,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分享。请大家多多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