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17日铁道兵7师8师9师战友们相聚到平潭岛,林传生战友(岛主)的地盘

刘彦宾

<p class="ql-block">平潭岛为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岛上时常“东来岚气弥漫”,别称“东岚”,距福州128公里。 1992年平潭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p> <p class="ql-block">平潭北、东、南面的长江澳、海坛湾、坛南湾三大海滨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清澈湛蓝,符合海滨旅游沙滩的规定要求,而且面积大,相互连接,背后有葱郁的防护林带,海上有岛屿岩礁,组合条件好,湾向性好。坛南湾和海坛湾沙滩长度约有40公里,以每个游客平均拥有3平方米海滨沙滩计算,可容纳游客120万人以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nbsp;</p> <p class="ql-block">平潭的海蚀地貌甲天下。岛上海蚀崖、海蚀洞、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阶地等星罗棋布,形态各异,或如双龙抱珠,海豚戏水,跳跃腾空;或如利鳄刺天,锐不可挡;或如海龟登陆,摇曳徐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游客叹为观止。如:“半洋石帆”已认定是“天下奇观”、唯我独有;誉称“东海仙境”的海蚀造型系列,包括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以及金光灿烂、神奇莫测的“金观音”,雄奇壮丽,神秘诱人;高出海面15米为八闽第一大天然淡水湖 ――三十六脚湖,风光旖旎,百态千姿;体积超过乐山佛四倍的巨型石人――海坛天神,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素有“石兽世界”之称的南寨石林群,巨岩交错,千姿百态,奇洞错列,佳境迭出。</p> <p class="ql-block">杨磊、梁松枝、曹双玲、刘华生、刘飞龙、赵新宪、李敬贤、林传生(平潭岛主)、徐茂兴(平潭战友会付会长)刘彦宾、刘阳</p> <p class="ql-block">左起:平潭战友林传生、徐茂生向战友们表示热烈欢迎,灿烂笑容代表了一切</p> <p class="ql-block">赵新宪战友开心的说:谢谢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相逢是首歌,我们举杯,我们对酒当歌,拉家长里短,数儿女情长,谈笑风生,肆无忌惮。倾诉的是真情,珍藏的是友谊。</p> <p class="ql-block">左起:李敬贤、林传生战友深情叙述</p> <p class="ql-block">左起:赵新宪、李敬贤、林传生、徐茂生战友们相见开心交流中</p> <p class="ql-block">左起:梁松枝、曹双玲、刘华生、刘龙飞</p> <p class="ql-block">左起:杨磊、梁松枝、曹双玲、刘华生亲属们互敬</p> <p class="ql-block">左起:梁松枝、曹双玲、刘华生军嫂们互相敬酒</p> <p class="ql-block">曹双玲(女)向林传生岛主敬酒</p> <p class="ql-block">曹双玲(女)向平潭的战友会会长左:林传生、右:徐茂生敬酒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相聚开心快乐,跟着刘阳来时髦一把,抖音爆款来袭啦</p> <p class="ql-block">林传生(7师)和刘阳(9师)在认真制作抖音的快乐中</p> <p class="ql-block">林传生的抖音做好了,请大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徐茂生战友的抖音</p> <p class="ql-block">刘阳热情的给李敬贤战友做了个霸气抖音</p> <p class="ql-block">李敬贤的抖音为霸气王者</p> <p class="ql-block">梁松枝的抖音充满了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杨磊的抖音反串角色</p> <p class="ql-block">2023年3.19日上午,战友们来到平潭铁道兵战友联谊会活动中心拜访学习</p> <p class="ql-block">林传生战友为战友们打开活动室,李敬贤战友率先进入,依次进入为:赵新宪、刘华生、刘小飞、刘阳、曹双玲、梁松枝、杨磊、刘龙飞,刘彦宾最后,拍摄视频者。</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平潭1970年入伍铁道兵战友们,在入伍50年后相聚的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平潭70年入伍铁道兵战友52年后的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林传生战友向李敬贤、赵新宪战友介绍战友会活动室,都是战友们自愿捐款捐物。</p> <p class="ql-block">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从此,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人民解放军序列。</p><p class="ql-block">铁道兵的前身是1945年8月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总兵力达40余万。铁道兵成立后,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中,为抢修、抢建铁路,保障钢铁运输线畅通无阻,立下了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在国家铁路建设中,铁道兵先后修建了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198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将铁道兵部队并入铁道部。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但铁道兵的功绩,却永远留在解放军的史册上。</p> <p class="ql-block">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铁道兵精神。是当时时代的产物,同样地也是当代中国主题下的精神支柱。它内涵的强烈的时代价值和高贵品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职业教育、职业文化建设的形象教材。</p> <p class="ql-block">每年八一建军节战友们相聚在一起,向曾经的光荣使命致敬。</p> <p class="ql-block">左起:李敬贤、林传生、赵新宪在铁道兵兵徽徽章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彦宾、李敬贤、林传生、赵新宪、刘阳曾经的铁道兵战友们,在铁道兵兵徽徽章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刘彦宾向铁道兵兵徽徽章敬礼。</p> <p class="ql-block">刘阳向铁道兵兵徽徽章敬礼。</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彦宾、刘阳在铁道兵兵徽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回忆了铁道兵的光荣岁月后,一起来到了海坛古城游览。</p> <p class="ql-block">李敬贤战友在海坛镇总兵属处被我抓拍到了,😄</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龙飞、林传生、赵新宪(红衣)、梁松枝、曹双玲、刘小飞、李敬贤。</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华生、曹双玲、刘阳边走边品尝现场制作的姜糖</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龙飞、杨磊、梁松枝、刘小飞</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帆船象征着我们结束了平潭之旅,踏入了各自的返程。</p> <p class="ql-block">左起:林传生和李敬贤战友紧紧拥抱,所有的话语都在含泪微笑拥抱中!</p> <p class="ql-block">左起:林传生和赵新宪战友紧紧拥抱,笑在脸上却眼含泪花……</p> <p class="ql-block">后左起:林传生战友和军嫂刘华生拥抱道别,前左起:刘阳和曹双玲握手道别。</p> <p class="ql-block">左起:林姗和杨磊阿姨拥抱,杨磊向林姗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左起:杨磊与林传生岛主握手告别,感谢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阳小战友和李敬贤老兵战友握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龙飞与林传生岛主握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左起:李敬贤、赵新宪、林传生战友在叙说着永远的战友情。</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阳和军嫂刘华生握手道别</p> <p class="ql-block">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挥手告别,却挪不动脚步,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左起:杨磊、刘阳、刘龙飞、赵新宪、李敬贤向林传生战友表示感谢并告别。</p> <p class="ql-block">左起:杨磊、刘阳、刘龙飞、赵新宪、李敬贤向林传生战友表示感谢并告别,林传生战友依依不舍的说:战友们保重身体,欢迎再次光临我们这里。</p> <p class="ql-block">左起:林传生战友和曹双玲握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车轮慢慢滚动,杨磊和梁松枝挥手道别</p> <p class="ql-block">林传生和李敬贤深深的战友情就在这舍不得松开的握手中。</p> <p class="ql-block">分别了,战友们,战友情让我们牵挂一生,发自内心,源于心底,一幕幕难舍的情景,一段段温馨的画面,都闪烁着军人的光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家多保重!</span>我们一定会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并无二致。艰苦奋斗,一方面说铁道兵的工作艰苦——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另一方面说铁道兵的生活艰苦——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当年的铁道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的铁路;志在四方,指的是铁道兵战士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这个愿景是崇高的,是伟大的。从历史的大视野看,“艰苦奋斗、志在四方”为主题的铁道兵精神,是铁道兵战士用智慧和汗水写就的历史华章,包含了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要传承和光大的传统作风。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脱下军装依然是个兵”,告别军旗仍然是一支劲旅,薪火传承,军魂永铸。所以,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是具有铁道兵的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的力量源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