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构”出不一样的精彩。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校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共享两校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构建有效教研平台,探讨课堂教学艺术,推进两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我校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校之间的智慧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经协商3月23日我校联合斑鸠店镇中心小学组织开展此次“校际联动,同课异构”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语文围绕郑丽萍老师,侯玲玉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教材文本《花钟》,展艺老师,孙晓璐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教材文本《白鹅》展开。</p><p class="ql-block"> 数学围绕赵静老师,赵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教材文本《直线、射线和线段》,梁平平老师,赵广志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教材文本《智慧广场排列》展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英语围绕徐蓉老师,孟庆香老师两位老师执教的</span>三年级下册教材文本<span style="font-size:18px;">《Unit4 Lesson2 I read in my bedroom》以及李彤老师,刘金婷老师执教的</span>四年级下册教材文本《Unit4 Lesson1 Sometimes I do housework》展开。</p><p class="ql-block"> 教学内容虽然相同,但执教者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教学风格,却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思考和丰富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堂中的“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二位老师的课堂都紧紧围绕单元重难点以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展开,让学生学方法、用方法,课堂有梯度,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堂中的“异”:</p> <p class="ql-block"> 郑丽萍老师的课堂语言优美,用语十分丰富,引人入胜,使学生沉浸在课堂中。教学思路清晰,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课堂活动丰富,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p> <p class="ql-block"> 展艺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各个环节层层深入。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大单元教学,同时重点突出,不但教会学生知识,而且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学法,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重视口语交际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侯玲玉老师的课由观赏鲜花导入本课,板书了栩栩如生的花朵,以单元目标为抓手,植入自然科学,植物观察等理念,使得学科融合度较高;学生在这堂课的构建下,获得了美好的情感、情操的熏陶,形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p> <p class="ql-block"> 孙晓璐老师一开始提出“漫画式描写社团”,向学生提出社团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与大单元教学紧密联系。在课堂中与学生展开丰富的互动,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的了解了白鹅高傲的特点。重难点突出,重点段落讲解透彻,便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赵静老师的课堂由学生熟悉的线段入手,学生在动画过程中先体会线段特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展开想象,将自己想象的样子画出来,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 赵平老师由学生感兴趣的泰安西湖喷泉灯光视频引入课堂,同时也引入了学生对三种线的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认识线是由点引入,使学生深刻体会线是由点的运动形成的,体现了前后知识的纵横联系。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动手加深印象,课堂中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达到了预期效果。</p> <p class="ql-block"> 梁平平老师的课堂中创设的情景真实有趣,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摆一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通过展示不同排列方法进一步优化表示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思考,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符号意识。</p> <p class="ql-block"> 赵广志老师的课导入新颖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动手操作,探索交流,在学生回答问题不自信时,及时给予需要鼓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课堂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回头看”及时总结本课知识内容,融汇贯通。介绍乘法原理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蓉老师紧紧围绕主题,教学目标明确,以chant的形式导入,学生在复习的同时为新课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授过程中注意区分了in和on的教学。授课过程中与其他学科融合整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脉络清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孟庆香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课堂氛围生动,与学生之间互动良好。问题的设置合理,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设计有层次,有深度,反馈形式多样,为学生搭建了丰富的语言桥梁,使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表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金婷老师的教学设计有新意,课堂氛围活跃,讲授单词时方法多样。比如visit这个单词通过与学生互动,学生touch单词卡并且read出这个单词。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引申出情感上的共鸣多看望祖父母,多陪他们说说话。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参与面广,体现出学生乐于探索,乐于参与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彤老师利用故事导入,让学生在听中学,学中说,讲解细致,“I do you guess”活动,让学生在有趣、有效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输入。充分体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理念,教学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两校教师代表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让听课教师们在比较、反思和研讨过程中,切磋交流,碰撞提升。</p> <p class="ql-block">参与听评课的老师一致认为:“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研同课异构活动,让大家看到在相同的课题下,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在不同的学习方法下,不同教学智慧的巧妙运用,从而享受“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实现了两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强学校之间的友谊、教师之间的交往,形成良好的校际合作、优势互补的良好教研氛围,推动着两校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撰稿:周艳艳</p><p class="ql-block">初审:李 娟</p><p class="ql-block">复审:李 娜</p><p class="ql-block">终审:李 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