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人这辈子,总是在等,等下次,等不忙,等有条件,等有时间,等有钱了,可到头来,等没了选择,等来了遗憾,人生经不起等待。</b></p> <p class="ql-block"> 凌空听溪幽道是一条有氧健身道,春、秋、冬三季,游客沿幽道拾级而上,登高望远,听空谷回音,俯瞰潺潺溪流,饱吸负氧离子,令人心旷神怡,是一个登山、健身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秀水湖中倒映着青山绿树,把这里的溪水映衬得更加翠绿。顺着溪流逆方向探寻,还可聆听到远处低沉的大瀑布轰鸣声。当您驻留在此观景台上,会感受置身于物我皆忘的空灵之境。</p> <p class="ql-block"> 桃花湖是三峡大瀑布景区的一颗明珠,景区围绕桃花湖建设的环湖长廊、生态栈道、桃花岛、风雨廊桥形成的亲水廊道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有栈道可通。洞宽约20米,高10余米,深约3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称为“地鼓”。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p> <p class="ql-block"> 三游洞风景区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p> <p class="ql-block"> 三游洞的岩溶地貌主要表现在三游洞内典型的岩溶景观。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从天而降,将三游洞自然分隔为前后2个石室。前室与后室之间这两根并列垂下的钟乳石,宛如门楹,浑然天成。三游洞的整个巨大洞体,由许许多多的钟乳石柱矗立其中,看起来就像是由钟乳石柱支撑起来的一样。在三游洞外,经常可以看到石灰岩明显的层理构造。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p> <p class="ql-block"> 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像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均堪称书法上品。</p> <p class="ql-block"> 西陵峡口风景区位于宜昌市西郊,距宜昌市中心4公里,离三峡国际机场20公里,与宜昌市火车站相隔5公里,10路旅游专线车直达风景区各景点,交通十分便利。风景区东起葛洲坝,西至三峡大坝,总面积142平方公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美称,位置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居“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榜首,是湖北省唯一通过IS09000和IS014001质量环境管理认证的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欧阳修语)。这里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无瀑不秀,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风景区现已形成了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五洲休闲娱乐园、下牢溪(天然浴场、漂流)、龙泉石树园、仙人溪、森林公园八大景区。身临其境,可以赏花草,游峡谷,识鸟音,掬清泉,亲溪水,观巴舞,听楚歌,览大坝,拜先祖,中外游客誉之为“山水画廊”、“活的巴风楚韵”。古往今来是人们游览观光、休闲疗养、科普考察和礼仪朝拜的胜地。</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太阳挂在这个地方,月亮歇在这个地方;男人想着这个地方,女人梦着这个地方。这就是令人神往的西陵峡口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 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叫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自上而下,共分4段:香溪宽谷,西陵峡上段宽谷,庙南宽谷,西陵峡下段峡谷。沿江有巴东、秭归、宜昌3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 古军垒:始建于南北朝时延用至六朝,也是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迹,在军垒中出土有古代箭镞以及东汉纪年砖等,立峡口古军垒,观西陵峡口美景,感古代雄关之雄壮。</p> <p class="ql-block"> 梁元帝承圣年间(公元553年)梁将陆洪和在峡口筑“七胜城”,南朝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宣帝征江陵,在峡口筑“安陆城”,以备蜀犯,在西陵山下牢溪平台上仍留有六朝军垒遗址和城市遗迹。</p> <p class="ql-block"> 至喜亭,始建于宋朝,当时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任宜昌县令,峡州太守朱庆基建此亭后,特委托欧阳修专为此亭作记文,即《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峡州三大胜境之一。由于战乱和其他人为的因素,宜昌西坝庙咀古建筑群被毁,至喜亭、至喜亭“匾额”和东湖知县林有席精美的八十个字的长联均先后被毁。新建的至喜亭飞檐红柱,重檐三叠,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栏杆,通高18米,亭分层,楼中设螺旋式楼梯,亭内竖有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及古今诗画数十幅。</p> <p class="ql-block">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东汉建安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火攻赤壁,大败曹军之后,又挥师南下,攻打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大约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前后。“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张飞为扼守三峡关卡,曾在西陵山峰顶擂鼓,日夜操演兵马。</p> <p class="ql-block"> 印章石园共征集到吴作人、关山月、王朝文等127位世界知名华人画家的印章。取三峡大坝坝底江心石精心刻制。其风格各异、自然天成,将画家常用章放大成印章石雕。</p> <p class="ql-block">画师们将三游洞和三峡美景情景再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