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心灵,健康启航——徐州市振兴路小学班主任研修活动

振小•德育

<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为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3月22日上午,我校德育处特邀语言学硕士家庭教育指导师刘尚芬老师,和全体班主任面对面交流,对全体班主任进行以《关系优化》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p> <p class="ql-block">  38位班主任老师按时入会参加本次的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刘老师首先从关注家庭关系类型谈起。孩子亲密关系的建立起源于归属需求,形成于文化和经历的影响,而每个孩子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关系。这是影响孩子心理的第一要素。家庭关系类型又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幸福而稳定,幸福而不稳定,不幸福不稳定,不幸福稳定。班主任平时在面对有心理或者行为问题的孩子时,应该最先从孩子的家庭关系去入手,全面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p> <p class="ql-block">  其次,老师谈到,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自我认识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成员类型,会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当家庭成员较多时,统一对孩子的评价能够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形成稳定的自我关系认识。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亲密关系的发展也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的父母,老师,同学再到青春期的异性,成年后的爱人以及成家立业后的孩子,都在影响着孩子亲密关系的建立。</p> <p class="ql-block">  接着,老师谈到影响亲密关系的几点举动。其中,控制、管理、说教、沟通都是单方面的带有目的性的在孩子心中会导致亲密关系减分的行为。而平等的交流才能使亲密关系加分,平等的交流以倾听为开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双方理解对方的感受,更好的分享自己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最后,面对出现问题的孩子,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调整关系,做到有效的干预?刘老师指出:最重要的一点是寻找关键人物,找到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物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调整互动方式。只有从心里愿意去改变关系,转变方式,才能表现在行动上。当这些改变出现以后,要及时抓住时机,和孩子交流,提出新的感受认同,接下来孩子就能够慢慢地调整自我的评价,在行为或心理上有所转变。</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培训中,除了和刘老师进行互动,每一位参加培训的老师也都在用心倾听,认真思考。同时把刘老师讲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随时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  我校始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此次培训,提高我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也对我校德育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庄倩影</p><p class="ql-block">摄影:翟梦楚</p><p class="ql-block">审核:德育处</p>

孩子

班主任

亲密关系

心理健康

刘老师

我校

培训

老师

关系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