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读画 | 彦舟:用笔墨勾勒散淡的心灵

浩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 | 江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4, 34, 34);">潘天寿先生曾经说过:“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中国画很讲究境界,境界之高低在于画家之化境,了然于胸而出乎胸臆。山水画难于化境,实则因为画家难于把自然之山化为胸中之山,而出于尘。观彦舟之画,或寥寥数笔,或勾勒皴擦,总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随手拈来,一撮而就,生动活泼跃然纸上。</span></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幅画我尤其喜欢,只有线条的勾勒,没有传统的皴擦。然线条饱满有力,整体气势恢宏,山石树木应有尽有,十分大气。彦舟有很多画都有这种感觉,有些也只是略施淡墨淡彩,然而给人的感觉很是厚重而又不失轻盈舒畅,妙哉!</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不了解彦舟的画,你就会认为这是他的手稿,但是彦舟却正儿八经的签上名盖上章,算是他的一幅作品。此画以线条为主兼以小部分的皴擦,浓淡远近,应有尽有。这就是彦舟的高明之处,寥寥数笔,尽得风流。一幅散淡自然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古代很多有成就的画家和文人隐士在他们的书画中常常会流露出清静之气,达到格调意境有高古之境界,给人一种隐逸的气息。心中看透不说透,画到无求品自高。心正则画中自有清正之气,笔墨沉着,心手如一。看画的人心也要静,这样在观赏的过程中才能进入画家的意境之中,境界高了,才能与画对话,与画家对话。</p> <p class="ql-block">画家之于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人活一世,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箪一觚食,对生活的品味决定一个画家的境界之高低。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有境界,而这个境界要我们的精神达到万物归一的无我之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常的东西随手拈来,充满笔墨意气,一个梨子,一个芋头,在彦舟的笔下散发出生活的魅力。如果不是对生活理解入微,对画的境界达到一定层次,是不可能产生出审美来的。案头上的盆植山石,茶杯笔砚,皆能入画。彦舟是达到了以道入画以禅入画的境界了,随心所欲而又不逾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画家的基本功扎实与否,对中国画的理解有多深,取决于他的文化积淀和审美力的高低。画家对人生、自然的体悟,能把他从传统中学到的和从生活中感悟到的东西融会贯通,在他的心中化为一体,达到这个状态后,画画对他来说就是性情、功夫和修养的自然流露而已,无心而得,境界即出。</p> <p class="ql-block">观彦舟的山水画,有大气象。胸有万壑,一览众山小。色彩有无已经没有多大关系,彦舟有时甚至只上了一点点赭石,然气象尽出,沉着厚重。这就是彦舟的厉害之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代石涛论画时讲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彦舟笔下的画发之肺腑,变幻神奇,充分体现了中国写意画的酣畅淋漓,却又不失中国文人画的情趣格调。</p> <p class="ql-block">以上的这些画是我平时从彦舟发的朋友圈里保存下来的,他最新的一些画没有在此体现,但不会阻碍我对彦舟的画的喜爱和关注。彦舟对画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让人看到了挥洒自如的笔墨和恣意勾勒的线条,充满了大写意的灵动和韵律之美。彦舟的这些作品远观虚无缥缈、空灵散淡,近观恣意纵横、逸笔妙成。真心希望彦舟的画能更加达到他所追求的超越尘世、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p><p class="ql-block">2023.03.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