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第39天

本心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传习录》读了39天了,这一过程每天6点半就准时参加晨读,听着阳明先生智慧的话语还有大家分享讨论带来的思维碰撞,收获满满,一点都不觉得漫长难捱,很享受。读着读着,《传习录》的内容这么快就结束了,感觉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 今天温校的一句话点亮了我,他说,39天的晨读,每天收获一句话就足够了。我体会到这句话的美好。每天读的章节和内容不少,又都是古文,如果我们执着于要理解所有的内容,要接收所有的能量。内心想要很多,也是一种欲望,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私欲”。这也是一种期待,人生有太多的期待,会带来很多的失望和挫败感。当我们放下期待,放下对自己苛刻的期待,放下对孩子的期待,放下对父母的期待,放下对周围人的期待,反而会收获一种美好。如何看到自己内心的期待,就需要我们静下来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阳明先生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大道极其简单平易,也极其精微神妙。大道至简,又无微不至,道不清,说不明。如水一样,上善若水,想成什么形就成什么形,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先生说,这道就是心之本体,这道就是良知,良知就是《易》所说的“道变动不居,周流于天地之间,上下流转没有常态,刚柔变化没有定体,不能以此为根本依据,只有随时而变。”,这良知是无形没有定体。这道这心这本体这良知在我看来,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爱”。 古来圣贤所说的不同学说,宗旨都是一样的,都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说同样的意思,殊途同归,最终都到达同一个终点,那就是爱。那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终极,那就是美好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道很简单,但为何要整天讲学而不厌其烦,学生们整日听讲也不嫌重复呢?这就是因为道理很简单,但是做出来很难。难就在难在我们的私欲太多了,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觉察到我们内心的私欲,看到他的存在。所有一切让我们痛苦烦恼的东西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私欲,当我们看到那个私欲的时候,我们才能看清楚自己,<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才能不被欲望束缚,才能不会那么痛苦,</span>才能看到内心深处的深处,最里面去,才能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活得开心坦然释怀平安喜乐。</p><p class="ql-block"> 我们所学的一切,所看的一切书籍,所学的一切方法,都不外乎来帮助我们接近那个真相,那个道,那个良知,那个爱。当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或读书,或咨询,或学习,或体验,或讨论,或请教等等,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幸福,平安喜乐。</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在追求爱,父母的爱,孩子的爱,伴侣的爱,他人的爱,我们渴求爱,我们以为我们没有被爱,我们被爱得不够。却不知道,每个来到人世间的人就是爱,因为爱而出生。没有爱就没有我们的存在,我们却总是不能感受到那份爱。当我们觉察到我们自己本身就是爱的时候,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责骂批评否定甚至都有爱在里面的时候,你就不会受伤害,也不会去伤害别人。当你看到每个挣扎痛苦生命背后的渴求和真相后,你就能理解和明白一切的行为和言语的发生。你才能发现自己的那份爱,和看到别人的爱。</p><p class="ql-block"> 所有一切的言论学说甚至行为都在帮助我们找到本心。</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直再说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什么呢?我们姑且先拆开来理解,什么是格,就是研究探索觉察,什么是格物?就是研究身边的事物,探究天地万物的规律,觉察我们的内心的起心动念。什么是致,致是来,致就是达到的意思。知就是知道,就是知道道理,知道那个道是什么,知道我们生命的真相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对于外物,外在的自然万物,人类一直处在不断探索研究的路上,通过研究探索找出真相,找出规律。而对于内在,那些看不到摸不着无形的心灵方面,却每天在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幸福感,甚至我们的性命,我们的生命。我们每天也都在格物致知。格什么呢?格我们的心,什么让我们感觉痛苦烦恼担忧恐惧不快乐?那些是一些什么东西呢?从这些东西我们看到的内心深处需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地发问探求,找到答案。找不到,就会疑问,就会心格格不平,难受,直到找到那个“知”为止。</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一些需要格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修心,修行。我目前所需要格就是空谈太多,实践不力,我要做到的就是不能只是学习,学习学说而已,而是要躬身修行,静默领悟,通过切实体悟来实践来修行。你的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