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来到了安义县千年古村群游玩。</p> <p class="ql-block"> 它位于安义县南约十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由京台、罗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组成。</p> <p class="ql-block"> 京台村,是以非遗馆、博物馆居多,可谓是古村群的文化艺术区。还是综合教育体验园。</p> <p class="ql-block"> 环境优美,鲜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 华侨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 孺子书房。</p> <p class="ql-block"> 陶艺馆。</p> <p class="ql-block"> 赣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墨庄系刘章达家族子孙读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年轻人读书上进,令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 豫章剪纸馆。</p> <p class="ql-block"> 1992年出生的沈哲,毕业于云南大学艺术系,2016年成为“豫章剪纸”第六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刀一刀手工剪成,稍有不慎整幅作品前功尽弃。这是他的“自剪像”。</p> <p class="ql-block"> 骑行者的矫健身影,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老人剪像,太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 猜猜他俩是谁?</p> <p class="ql-block"> 走过大片的花田囍地,我们来到了罗田古村。(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大樟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古村的变迁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世大夫第: 房屋主人叫黄秀文,是罗田有名的红顶商人,生于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年),14 岁在外学徒、经商,后来成为巨富返乡。乾隆初年,开始建造府第,这一建就建了 38 年,他和他儿子相继建出了 12 个厅堂,36 对厢房,108 间起居室和 48 个天井,所以这个大屋也被大家叫做“48 个天井”。因为黄秀文一世行善,传到乾隆耳朵里,便给他连升了三级,也就有了这个“世大夫第”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 这位奶奶是房子的现代主人。</p> <p class="ql-block"> 此门装饰像官帽。</p> <p class="ql-block"> 为了方便村民典当银两,特将典当柜台设在室内。免除了抛头露面去典当的尴尬。</p> <p class="ql-block"> 绣花楼是一栋二层的砖木结构小楼,1909年本地财主黄本谦所建,专供女儿读书绣花的地方,现为“民间绣品收藏展”的展馆。</p> <p class="ql-block"> 哈哈!二楼的小房子,是小姐的卫生间哟。</p> <p class="ql-block"> 原屋主黄兰芳,字友山故称“友山私宅”。历任万年、宜春、九江等府县教渝、教授,民国初曾任宜春县知事,后为江西省议员。</p> <p class="ql-block"> 老酒坊。</p> <p class="ql-block"> 有了更楼, 更夫不用走街串巷辛苦打更了。</p> <p class="ql-block"> 水南古村。</p><p class="ql-block"> 赣派小吃街,汇集全省11个地市76种小吃,在这里能吃遍江西。</p> <p class="ql-block"> 可谓古村群的浪漫休闲区。</p><p class="ql-block"> 小吃街的夜景。(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水南村现存古屋规模宏大、装修考究、布局精美、雕饰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闺秀楼是小姐们抛绣球,考古诗选拔意中人。</p> <p class="ql-block"> 全村800余人都是黄系子孙,故建造了黄氏宗词,用于祭祖和办理婚、丧、寿、喜等大事。</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京台村的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 这是水南村戏台。</p> <p class="ql-block"> 1966年“流脑”在全国大暴发,传染性强、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危害很大。我先生当时作为医学院的毕业生,响应卫生部发出《关于立即组织医疗队下乡防治脑膜炎的通知》,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安排的医疗队,积极逆行奔赴疫区治疗,来到了安义县石鼻镇中心卫生院扑灭“流脑”。</p> <p class="ql-block"> 五十七年过去了,今天也想来找找当年工作过的地方。可是五十七年的巨大变化,我们很难找到当年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但在当地老者的回忆中和热心导游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位于水南村的“石鼻镇中心卫生院”旧址,就是眼前这座二层楼的小木屋。</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和三位免费导游合影留念。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带团实习导游。他们为人热情、语言亲切,祝他们在今后的事业中蓬勃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