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自私(阅读摘抄)

少小简慢静

<p class="ql-block">不要把自私等同于罪恶。不要接受两种非人性的信条:任何关心自己的利益的行为都是罪恶,不管这些利益是什么;自私的行为事实上只对他自己有利。</p><p class="ql-block">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等等观点和道德标准不适合大多数人,也不符合人性。我们都知道,自己如果不顾自己的利益,很多时候也许会得到别人的表扬,但实际上除了付出自己时间精力或利益的损失,结果是一无所获。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声称,为他人的利益而采取任何行动都是善的,为自己的利益而采取任何行动都是恶的。于是,谁是行动的受益者就成为道德价值的标准——如果你的出发点是为了个人利益,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可耻的;如果你的出发点是为了集体利益,那么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值得赞扬肯定的。</p><p class="ql-block">可是,人们发现,在现实中,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这种愤世嫉俗和内疚的丑恶混合体。愤世嫉俗是因为,他们既不甘心实践也不接受利他主义道德;内疚是因为他们又不敢拒绝利他主义道德。人格的纠结扭曲和虚伪也就这样产生。</p><p class="ql-block">每个人应该关心自己的利益,这是道德生存的本质。人必须受益于自己的道德行为。某些人对另一些人所做的牺牲,行动者对非行动者所做的牺牲,道德对不道德所做的牺牲,都是由于行动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分裂造成的,这是不公正的。</p><p class="ql-block">“我们不是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食物,而是从他们的自利打算中得到。我们唤起的是他们的利己心,而非利他心。不是我们所需,而是他们所要。”</p><p class="ql-block">这正是市场上每项交易的意义:人们通过这种交换,彼此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这种理性自私的规则概括为:为了你自己的利益,也要:1、守规则;2、讲信用;3、顾及别人的感受。</p><p class="ql-block">行动者必须总是成为行动的受益者,人必须为自己的理性自私而行动。每个人这样做的权利来自于他作为人的天性。人的私利必须在理性原则指导下找到和实现。</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兰德所提倡的理性自私的道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