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斯本的四天中,我们除了在里斯本市内游览还参加了两次里斯本以外的一日游,一天去了辛特拉 Sintra,还有一天去了Fátima 法提玛。 <div><br></div><div><b>辛特拉 Sintra</b></div><div><b><br></b></div><div>辛特拉位于里斯本以北20公里处,是里斯本北部的一座小镇,空气新鲜,风景优美,是历代达官贵人避暑的胜地。1840年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的丈夫费尔南多二世在山上建造了佩纳宫 Pena Palace。辛特拉山和辛特拉自然公园及四周星罗棋布的庄园,城堡,别墅在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里斯本和辛特拉之间的交通很方便,有火车和公交汽车,可以自助游,也可跟团一日游,所以游里斯本时千万不要错过了游辛特拉。</div> <div><b><br></b></div><b>佩纳宫 Palace of Pena</b> 我们先去佩纳宫,因为早晨人少。去佩纳宫要走很多山路,我们的旅游巴斯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上上下下左拐右拐的,司机师傅真是一把好手,那么窄的路也开得非常顺溜。 在路上时而能居高临下的看到树丛中星星点点的豪宅。 沿途有好些这样的深宅大院,不知何方人士居住在此。 <div><br></div><div>到了佩纳宫的大门口,这里还看不到山顶的宫殿,检票后还需要走一段上行的山路才能到达真正的宫殿入口,我们同一团的大部分旅友就跟着导游走上去了,留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走不了山路的就买票搭乘这一段的接驳车上去。</div> 终于看到色彩斑斓的宫殿了,我们下车时导游带领的大队人马还未到,还是我们的车比他们走的要快,虽然等车也用了一些时间。 这是佩纳宫整体的一张平面图。佩纳宫是一座19世纪浪漫主义宫殿,在中世纪是一个圣母小堂,后为修道院。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修道院被夷为废墟,1840-1885年,由女王玛丽亚二世 Queen Maria II 的丈夫费尔南多二世在此兴建了王室的夏宫。1995年,这个宫殿作为辛特拉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入选为世界遗产。它也是葡萄牙国家古迹,以及葡萄牙七大奇迹之一。 跟导游来到宫殿的进口,这里还有一段往上走的路,导游还挺体贴,叫我们从另一边的礼品店坐电梯上去。 电梯到了顶楼,这里是一个餐馆,要穿过一个过道才到我们要参观的皇家的行宫。 这里的视野非常好。 从这里通到宫殿的那一头,我们要参观的主要区域是在那头的皇家居住区。 这个门楼上有一个半人半兽的雕塑作为装饰 这部分是皇室居住的地方,所有的房间在二层楼的小楼里都围绕着这个方形天井。 每个房间有它不同的功能,这是其中的餐厅,桌上摆放着皇家的御用餐具,其他有国王和王后的卧室,浴室,更衣室,会客室,起居室等,可以一瞥当时皇室的衣食起居。 从小楼的另一个方向可以看到后面的钟楼。 住过这里的最后一位皇后Dora Amelia的照片在她的卧室里。 卧室的墙也是精雕细功的,很华丽。 每间房间的天花板各有特色,都很漂亮。 颇具特色的吊灯。室内的装饰都带有摩尔时期的特色。 透过窗户的玻璃可以看到盘踞山上的建于1147年的摩尔城堡。 不同于传统的宫殿,佩纳宫的造型奇特,色彩丰富且明快,像个童话世界。 具有摩尔特色的瓷砖装饰着外墙面 佩纳宫的周围环绕着一个硕大的公园,树木繁茂,有教堂,湖泊,花园等一些景观,若有足够的时间是很值得走一走的。 宫殿位于山顶,站在平台上眺望四周的公园,景色一览无遗,使人心旷神怡。 当我们准备离开时来访的游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我们庆幸来的早,而且是跟团来的,没排队就进来了。 <div><b><br></b></div><b>辛特拉历史中心 Sintra Historic Center</b> 我们随后到了辛特拉的历史中心,也是辛特拉宫 Sintra National Palace的所在地。 辛特拉宫 Sintra National Palace 是葡萄牙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皇家宫殿,从15世纪初到19世纪后期或多或少有王室连续居住。作为辛特拉文化景观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辛特拉宫混合了哥特式、曼努埃尔式、摩尔式和穆德哈尔风格,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宫殿。因为要在这里吃午饭,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去参观,还是有些遗憾。 辛特拉宫位于高处,它的前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因临近圣诞节了,广场上装饰着一棵巨大的圣诞树。 下面的街上有一些餐馆和商店,主要面向游客。 周围的环境很漂亮。 在这里能看到后面山顶上的摩尔城堡 这里还有精致的小教堂。 在烘培店看师傅怎么做蛋挞:有名的葡式蛋挞就是这样一个个捏出来的。 色彩鲜艳的建筑物,是受了佩纳宫的影响吧? 街上还有一所新闻博物馆,窗户上贴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的照片,就像真人在落地长窗向大家招手,其中有奥巴马和习近平。 <div><b><br></b></div><b>罗卡角 Cabo da Roca</b> 回程的路上游览了罗卡角 Cabo da Roca,这是葡萄牙境内一个毗邻大西洋的海岬,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南点,距离里斯本约40公里。 沿着小路来到海边,海浪拍打着海边的花岗岩巨石,激起一阵阵浪花,非常壮观。 漂亮的海岸线 罗卡角灯塔 Cabo da Roca 位于大西洋上方 165 米(541 英尺)处,在葡萄牙(和欧洲大陆)的最西端。它坐落在由花岗岩巨石和散布的石灰岩组成的海角上,最初于 1772 年开始运营。 在罗卡角140米高的山崖上有一个面向大洋的十字架。碑上以葡萄牙语写有著名的一句话:“陆止于此、海始于斯”(葡萄牙語: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 这里还有一座岩石的纪念碑。记得上次来这里时,下了车气候骤变,刮起了风,下起了雪珠,冷的都没顾得细看。今天还算幸运,感谢老天。 <div><b><br></b></div><b>卡斯凯什 Cascais</b> 最后在葡萄牙著名的海港城市卡斯凯什 Cascais 作了短暂停留。 卡斯凯什是葡萄牙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是赛艇比赛的好场所,每年都有国际性的赛事在这里举行。 海边布满了星星点点的小艇。舒适的气候,清澈的海水,还有众多的海滩,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div><br></div><div>我们第二个跟团游去了有名的圣城法蒂玛 Fátima及沿途另外几个小镇巴塔利亚 Batalha,拿撒勒 Nazare 和奥比多斯 Óbidos。</div> <b>法蒂玛 Fátima</b><div><br></div><div>法蒂玛在里斯本北面128公里处。法蒂玛小城的闻名来自于一个神迹:1917年5月1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蒂玛的三个孩子卢西亚 (Lúcia) 和她的两个表亲法兰西斯 (Francisco) 洁辛塔 (Jacinta) 正在放羊,突然天空大放光明,圣母玛丽亚显现,她站在橡树上向他们传达了和平的信息。 随后五个月中每到 13 日这一天圣母都会显灵,直到十月,因此这一天就成为法蒂玛 (Fátima) 主要庆祝日,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至此朝拜。连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都承认自己是法蒂玛圣母的忠实信徒,1982 年曾亲临法蒂玛,为自己一年前在暗杀中幸存致谢。法蒂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圣母玛利亚祭礼圣地之一。</div> 市中心广场上的城市标记。 法蒂玛圣母大殿 (Basílica de Nossa Senhora do Rosário de Fátima),殿的塔高 65 米,前面是个硕大的广场。 塔上的圣母像 两侧的廊厅,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墙上的彩色壁画叙述了耶稣基督的故事。 廊厅外的雕塑是两个见到圣母的牧羊小孩。 我们到达时大堂内的敬拜还正在进行中。 堂内的祭坛庄严而大气。 广场中央树有耶稣雕像的立柱,是耶稣圣心堂纪念地。 在法蒂玛圣母大殿的左侧有棵橡树,这就是当年圣母显现时的树,被认为是一棵圣树。 树旁边有一个不大的圣母显灵教堂,供奉着圣母像,也有神职人员在此讲道。 旁边有出售供奉用的蜡烛,没人收钱,旁边桌上有投币的小口,自行把钱投进去。 隔壁便是点蜡烛祭拜的地方,大大的烟火气,与中国的庙宇差不多吧,只不过中国的庙宇用的是香。 广场上有一条长长的由光滑的大理石铺就的道路,一直通到橡树旁的圣母堂,并绕着圣母堂一周,原来这是供信徒们跪拜用的。看到一些虔诚的信男信女就是双膝跪在这条道上,一步一步爬完这条道的。 隔着大广场对面是三位一体大教堂 Church of Holy Trinity,前面矗立着一个巨大的铜制耶稣受难十字架。 从三位一体大教堂看对面的圣母大殿。 三位一体大教堂后面的广场,旁边有教皇的塑像。 教堂的规模很大,于 2007 年落成,是现代化建筑结构,没有中间支承,能容纳约 8,700 人。 <div><b><br></b></div><div><b>巴塔利亚 Batalha</b><br></div><div><br></div><div>巴塔利亚是葡萄牙语“战役”的意思。巴塔利亚修道院是葡萄牙国家荣耀的标志,因为它是约翰一世国王 King Joao I 为感谢圣母帮助葡萄牙在1385年战胜卡斯蒂利亚而建。工程从1386年开始,由15位建筑师,历经七位国王,一百多年才建成。它具有晚期哥特式与曼努埃尔风格,于1983年入选世界遗产。<br></div> 巴塔利亚修道院外观 广场上的骑马的青铜雕像是纪念带领葡萄牙军队战胜卡斯蒂利亚的指挥官Nuno Alvares Pereira。 修道院的正面全景。 正门进口,门廊上有非常细致的雕刻,典型的哥特式风格。 修道院的侧面 侧门 大堂内部高耸的石柱和穹顶,简洁的线条,柔和的光线从彩色的玻璃窗投射进来,这些都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 简单而圣洁的祭坛。 站在这里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div><b><br></b></div><div><b>拿萨勒 Nazaré</b><br></div><div><b><br></b></div><div>在纳萨勒导游带我们到的这个点叫Sitio, 一个古老的小镇,是拿萨勒的一部分。Sitio位于悬崖的顶部,是一个风景绝好的地方。</div> 从停车场徒步六七分钟,我们来到了一个整洁的广场,这个广场是小镇的人举行聚会和活动的场所。 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教堂拿撒勒圣母朝圣地 Sanctuary of Our Lady of Nazaré ,这是 Sitio的主教堂,16世纪后期建立的,由本地人集资翻修。这个教堂有着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的内部装饰。可惜由于时间有限,未能进去参观。据传说,该镇的名字拿撒勒来源于公元 4 世纪有两位渔民从耶稣的出生地拿撒勒将圣母玛利亚小木雕像 (Black Madonna)带到这里,这个木像被隐藏在附近的岩石里直到穆斯林的摩尔时代结束。 往前走几步就到了悬崖的边缘,突然眼前一亮:真是好风景啊! 金色的沙滩延绵到远处。 有着白墙红瓦的拿萨勒城区尽收眼底。 翻滚的白浪,陡峭的崖壁和飞翔的海鸟,好美的一幅画! 围堤旁有一个小小的教堂,这就是传说中的Black Madonna曾经被隐藏的地方。 <div><br></div><div><b>奥比多斯 Óbidos</b><br></div><div><b><br></b></div><div>奥比多斯是在里斯本北面85公里处的一个小镇,小镇位于山顶,四周环绕着45英尺高的的城墙。 奥比多斯是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典范, 它的街道、广场、城墙和城堡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b><br></b></div> 奥比多斯的城墙及城门,建于1386年。 城门门廊上的装饰。 进了城门有两条路,一条往上一条往下,上面这条是城里的主街,逛奥比多斯就是要走一走它的主街,花半小时就可以从头走到尾。街的两边有商店,旅馆,饮食店等,还有教堂,博物馆。 下面这条和上面的主街平行的路,是餐馆集中的地方。 <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data-v-c0b2b5c8=""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img data-v-c0b2b5c8="" src="blob:https://www.meipian.cn/9b05a9ee-ab4d-44f3-a14b-c9afac9d5b92" data-src="blob:https://www.meipian.cn/9b05a9ee-ab4d-44f3-a14b-c9afac9d5b92" alt="" class="img ls-is-cached lazyloaded"><div class="cps-uploading-mask"><!----></div></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主街上的这些小小的商店都别有风味</div></div> 有些店还有圣诞的装饰,浓浓的节日气氛。 这个书店很特别,不仅卖书,还出售蔬菜水果和食品。 旁边的民居也很有特色,石头铺成的台阶,红色的三角梅装饰的外墙,白色的墙上有黄色和蓝色的条纹装饰。 街的中心有个小广场,是市政厅所在地,圣玛丽教堂 Church of Santa Maria 也在这里。1441 年 8 月 15 日,国王阿方索五世 (Afonso V) 和他的表妹科英布拉公主伊莎贝拉 (Isabella of Coimbra) 的婚礼就在这个教堂举行。旁边这个立柱是当时用来惩罚犯人的。 旁边有画家在那里摆摊,现场作画出售。 这条街走到头就是城堡,旁边还有一个教堂兼书店。 城外有一条长长的供水渠道,将水运送到城里。这是在16世纪由卡瑟琳女王 Queen Catherine of Austria主持修建的。 当我们离开奥比多斯时天色已暗,城墙和城堡上的灯都亮了,在行进的车上抓拍了这一张,所以不太清晰。这个城墙是可以上去行走的,只可惜今天的时间不够。 <div><br></div>这是我乘坐横渡大西洋邮轮游西葡的游记中的最后一篇,终于到结束的时候了,在此对各位读我游记并为此捧场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我们下次旅行途中再见。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