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技能、砺成长、惜韶华——记侯马市路西小学数学教师技能大赛(初赛)

柚夏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有效的推进“青蓝工程”工作,我校举办了2022—2023年第二学期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大赛分预赛、初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10位青年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比赛。</p> 师徒研课篇 <p class="ql-block">  研课磨课是每一位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必经之路。为此,师傅们从分析教材到备课再到讲课,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给了指导性的建议。而我们的新教师们也紧跟课改步伐,凝聚集体智慧,教研结合,知行合一,以磨课促成长,以反思求提升。</p> 课堂曼妙篇 <p class="ql-block">课题:《和与积的奇偶性》</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五(1)班</p><p class="ql-block">执教:解可心</p><p class="ql-block"> 《和与积的奇偶性》是在学生认识了相关奇数、偶数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整堂课解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碰撞,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形成认知,完成目标。</p> <p class="ql-block">课题:《圆的认识》</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五(3)班</p><p class="ql-block">执教:褚兴变</p><p class="ql-block"> 《圆的认识》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圆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褚师对这些内容做了大胆的调整,使整节课比较紧凑而又不失灵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适时适度的演示和讲解启发点拨设疑,并用观察、比较、操作、思考、讨论多种学习形式,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课题:《因数和倍数》</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五(5)班</p><p class="ql-block">执教:邓雅茹</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简明清晰,教师语言精练,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放手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按一定的标准给算式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概念;结合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概念,进一步体会“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突破了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三(1)班</p><p class="ql-block">执教:王婉瑗</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执教《认识分数》,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对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结构清晰,学练结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课题:《年、月、日》</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三(2)班</p><p class="ql-block">执教:张滢化</p><p class="ql-block"> 《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张老师能抓住教材特点,层层深入,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重点突出。在教学中张老师擅长鼓励,真诚注重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三(4)班</p><p class="ql-block">执教:王 焕</p><p class="ql-block">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思想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节课王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整节课、学生思考从跟着老师走到会自觉运用,没有花哨的形式,而是积极的思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课题:《分米和毫米》</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二(1)班</p><p class="ql-block">执教:丁 瑶</p><p class="ql-block"> 整个教学流程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可以感觉到丁老师在备课时下了一番工夫。课堂上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参与面广,活动量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过程不做作也体现了数学美、符号化,对于学生的后阶段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课题:《数的顺序》</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一(1)班</p><p class="ql-block">执教:陈焕彦</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的这节课准备充分,重难点把握精准,教态恰当,教学内容环环相扣,难度由浅入深,孩子们的表现也很积极、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气氛浓厚。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维持度不高,陈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她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带领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畅游。</p> <p class="ql-block">课题:《元、角、分》</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一(2)班</p><p class="ql-block">执教:乔 莉</p><p class="ql-block"> 乔老师带来的《认识人民币》是一堂有实效性的数学课。本节课通过学生认识人民币、猜认商品价格、连线等环节进行阶梯式教学,出色的完成了知识目标。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因此乔老师在整个教学中这个思想一直贯穿始终,在活动环节中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课题:《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一(5)班</p><p class="ql-block">执教:许小亭</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现象,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初步感知和体验,在教学中许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比较直观,许老师就安排非常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乐趣,体验成功!</p> 评课交流篇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及时梳理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评课交流,大家对参赛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逐一进行了点评。点评中既肯定了亮点,指出了不足,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点评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例举证,既注重细节点评,又注重整体把控,既注意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注意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也真正实现了师傅共享,徒弟共享,经验共享。</p> <p class="ql-block">  任何一次历练都是展翅飞翔的前奏,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此次教学技能比赛给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也给观摩教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将不忘初心,专注数学教学的研究,努力探索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方法,做更好的数学老师。</p>

学生

教学

执教

授课

班级

课题

学习

认识

数学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