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暴雨,惊涛拍岸

<p class="ql-block"> 沮漳河(3)“九六”抗洪</p><p class="ql-block"> 久晴必有久阴,记忆中1996年前的几年,枝江地区乃至沮漳河流域降雨量偏少,出现了季节性干旱。到了1996年沮漳河流域降雨量普遍增多,沮漳河水位迅速上涨,记得七月上旬沮漳河上游连续出现大暴雨,漳河水库不负重荷开始泄洪,沮漳河洪峰叠起,一浪高过一浪。</p> <p class="ql-block"> 枝江河段超警戒水位长达110小时,七月八日凤台水位达到45.66米,超警戒水位1.16米,八月初受“贺伯”台风影响,沮漳河流域再次普降暴雨,致使河水猛涨,八月五日凤台水位达到46.23米,超过了建国以来最高水位1968年的46.17米,超过0.06米。比保证水位超过6厘米。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恰逢长江水位上涨,出口河段缩短,受长江水位顶托。加剧了沮漳河防洪的严峻形势。</p> <p class="ql-block">  面对这涛涛河水,罕见洪峰。沮漳儿女没有被吓倒,他们迎难而上,前仆后继,用身家性命以洪水抗争。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始终冲在前面,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充分体现出党员干部的高度政治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北岸的问安、七星台两个乡镇,一万多干部群众奋勇上堤,加入防汛抢险队伍,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王家店三组的接到防汛通知时,组长正生病住院里,群龙无首怎么办? 妇女组长赵春沐站出来说:“保卫家园,匹夫有责。请跟我上。”巾帼不让须眉,自告奋勇接受抢险任务。带领全组50多名精兵强将,奋战险段五天五夜,完成抢险任务。</p> <p class="ql-block">  七月九日晚,狂风暴雨,惊涛拍岸。问安镇张家屋场险段出现大面积散浸,并有集中渗漏。身为父母官的党委书记王永才、镇长吴光明、水利站长王必武等身先士卒,带头跳入水中用油布铺垫在迎水面,然后组成人墙压住油布,减缓了险情发展。这就是党员干部的作用,在灾难来临之际,他们不惧生死,敢横刀立马于阵前。</p> <p class="ql-block">  峡东第一镇——七星台镇是受沮漳河洪水威胁最大的乡镇,该镇在沮漳河最下游,地势低洼,若有差池,将危及五万人民生命产产安全,险情像一股电流触动着镇长戴晓波的每一根神经。</p> <p class="ql-block"> 此时他正患严重感冒,高烧39度,打着吊针,“戴镇长你不能去。”医生一再嘱咐。“戴镇长你安心养病,防汛有我顶着。”镇委书记王克平书记再三劝他。“不行,防汛人命关天,我是一镇之长,不能躺在医院。”他拨掉针头义无反顾奔扑抗洪前线,一干就是三天三夜。有镇长带头,全镇干群众志成城,赢得了超历史洪峰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  周国林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好党员,在迎战第三次洪峰的关键时刻,家里传来噩耗,岳母去世,家人捎信要他回去处理后事,身边的干部群众都劝他:“周书记,死人是特殊情况,应该回去尽一下孝心。”身为七星台王家店村书记的他说道:“自古忠孝难两全,这正是迎战洪峰的紧要关头,我怎么能临阵离开?”他忍着悲痛坚持到洪峰过后大堤安全,他才到岳母坟前叩拜。在那次防汛抢险中的感人场面,动人事迹很多,不胜枚举。党员干部带头,关键时刻能坚持,临危不惧,舍家为民谱写了一曲曲保堤卫家的高亢赞歌。</p> <p class="ql-block"> 市委书记张业义、市长王道本带领全市各部门机关干部、带着防汛物资也上了前线,和人民群众一起巡堤查险,深深体会到了沮漳河抗洪能力太差,堤身单薄,急需加高培厚。</p> <p class="ql-block"> 一个浪头打过来已近堤面,大堤好像在颤动。他们把抢险哨棚当指挥所,运筹帷幄全市的防汛工作,他们亲眼目睹了险情的惊心动魄,亲身经历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日日夜夜,亲耳听见了惊涛拍岸的怒吼,坚定了他们这一届领导要整治沮漳河的决心。</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