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交流沐初心,凝心聚力促成长----赴厦门大同小学学习交流

博爱•一小

<p class="ql-block">  携一缕春风的温暖,凝一份教育的热爱。为促进吉木萨尔县第一小学与厦门大同小学的深度交融,推动吉木萨尔县第一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厦吉两地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厦门大同小学的大力推动下,在吉木萨尔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吉木萨尔县第一小学精心安排下,在这个春意浓浓的希望时节,吉木萨尔县第一小学9名教师,在校长陈海亮同志的带领下于2023年3月12日-18日来到了厦门市大同小学,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活动。厦门市大同小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多元发展,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优质,示范”办学目标,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适合的发展”高质量教育。特色凸显,品质为上 ,示范引领。以培养个性鲜明,德艺兼长,向着未来生长的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促使学生昂扬自信、青春活泼、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3日,伴随着清晨温暖的阳光,大同小学的庄校长和许副校长对我们的到来给予了热情的欢迎。我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大同小学的“传承创新的学校文化”,聆听了大同小学小宣讲员对学校的解说。宁静清雅的校园中,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精雕细琢的痕迹,展现了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10点钟,我们在大同小学的益书屋召开了会议,许副校长就跟岗学习安排进行了交流,县一小陈海亮校长对安排提出了建议,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要求跟岗学习的教师要遵守大同小学的管理规定,认真听课,认真记录,学以致用,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质按量完成跟岗学习任务。之后,许副校长针对学校“无纸笔测试思与行”给我们进行了分享,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认真钻研,认真努力才会让教育之树长青。</p> <p class="ql-block">  3月14日早晨我们参加了全景项目式·智研·慧玩——大同第五届数学文化节。许副校长以贯彻一个教学主张“玩,是最高级别的学术研究”,创新一个公式“数学+实验+生活=智慧+探究+素养”,开启三项活动撬动师生深度探究的支点,为数学文化节层层上色。</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以思维众筹的形式,有6位教师创生6大板块。场景设计、主持串联、数学演讲、数学游戏、数学魔术、器具表演,风格各异又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聆听了5节不同学科的课,老师们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孩子们去展示交流。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思维清晰,用流利的普通话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3月15日下午我们观看了数学节的展示活动。5天前学校以一封“征集令”,解锁本届数学文化节的首个研究项目:以儿童视角设计”趣味数学游戏”。学校的操场被数学点缀,孩子们在有挑战性、趣味性、思维性的闯关活动中应用数学,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的内涵,感悟了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严谨性、创造性。</p> <p class="ql-block">  3月16日早晨,我们在大同小学的“益书屋”再次相聚,两所学校的校长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两位领导希望在学科活动、课题研究等方面两校能够多交流探讨。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交流活动,再次加深了两校的友谊,为共同体的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升的平台,把结对帮扶行动落到实处,开启校际交流、共同成长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接着又聆听了不同学科的5节课,让我们受益匪浅,环环相扣的课堂设计、循循善诱的教师启发、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丰富精彩的课堂活动等,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基。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大单元教学,多学科融合的最新教育教学方式“一 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精彩。听完课后大家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促成长。</p> <p class="ql-block">  3月17日早晨我们来到大同小学的玲兜校区,黄校长给我们介绍了校园文化、学校特色以及今后的方向,校园万株绿植覆盖,花卉簇拥成片。学校各个细小角落里所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不免让人感觉岭兜校区是一所流淌着阳光与幸福的学习乐园。</p> <p class="ql-block">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一切美好都在路上。我们将不负众望、砥砺前行、学有所用,用最大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把学到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期待与厦门大同小学相会在美丽的县一小,今后两校将通过持续、深层次、多元化的交流与学习,充分开发利用两校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综合实力,促进两校教育交流深度融合,真正达到优质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共同提高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撰稿:兰惠瑜</p><p class="ql-block">图片:赴厦门学习团队</p><p class="ql-block">审核:何艳红</p>

小学

大同

数学

交流

吉木萨尔县

学习

两校

学校

教育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