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春暖花开季,学习正当时。</b></p> <p class="ql-block"> 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研,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为了巩固新课标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加强课程实施的指导性,助力新课标在今后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教研水平,提升数学教育质量,促进紫茶片区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2023年3月22日上午,在潮连永思小学举行蓬江区小学数学紫茶片区教研活动,紫茶片区数学教师参与此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由潮连永思小学柯燕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周长》单元整体教学的说课。柯燕老师通过“五感”,借助尺规作图探究周长,感悟量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落实课堂是教研的重点。接着,柯燕老师进行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讲座,和老师们一起探讨2022版新课标理念,领悟新课标精神,更扎实地贯彻新课标要义在课堂中的实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研则殆。</b></p><p class="ql-block"> 教学上,欲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离不开老师们的研讨和建议。说课+讲座结束后,紫茶片区的老师们进行充分的研讨活动,从而实现共研共享共成长!</p> <p class="ql-block"> 教无涯,研无尽,老师们受益颇丰,从课堂到新课标,从教学细节到思维视野,从理论研学到实践落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紫茶小学 庄佳玲</b></p><p class="ql-block"> 在课程目标发展到“核心素养”的今天,“单元整体教学”与我而言,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探索状态。今天听了柯老师的分享,我获益良多,柯老师按照大单元整体学习,整体构建教材和教学,围绕核心问题和学科素养,创新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在教材重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课堂组织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风格特征,给我们带来了有触动、有思考、有导向的精彩展示,为我们提供了启迪与思考的平台。</p><p class="ql-block"> 如今,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单元整体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活动,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深度思考,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思维发展,那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如何立足课堂,践行单元整体教学?结合今天的活动,这里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想法。</p><p class="ql-block"> ①基于“结构化”的视角,我们要读懂、读通教材。</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就要立足于教材单元,对教材进行整体性、结构性的解读,既要把握单元内知识的关联,也要把握单元之间的关联,从整体上入手,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p><p class="ql-block"> 其次,在解读单元本体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编排的基本脉络。对教材的解读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册教材,更要将视野遍及全套教材,进行系统性的解读,从而把握单元整体的教学特质。</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还要进行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比较解读,从中找到教材编排的单元相同点和单元差异,从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汲取相关资源,使得单元整体教学更具针对性、深刻性。</p><p class="ql-block"> ②基于“关联性”的视野来实践课堂教学。</p><p class="ql-block"> 单元整体教学相对课时教学,它打破了课时之间的界限,站在单元这一高层面上整合知识,使得单元知识得以整体关联,学生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框架得以建立,同时借助各种探究手段,发挥知识迁移作用,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最终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单元整体教学关联的方式来实践“单元整体”课堂教学。</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大单元教学是单元内课堂间的有机配合,以此达到在教学效果上整体超越单个课堂的简单累积。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与方向。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甘光仪学校 林惠英</b></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柯老师关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教学理念和对单元整体设计的深刻剖析,我获益良多。下面我对柯老师关于单元教学《认识周长》一课,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p><p class="ql-block"> 一、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预设。</p><p class="ql-block"> 周长这一概念相对抽象。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段儿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所以柯老师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并不是将周长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她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初步感知“一周边线”;再借助尺规进一步感知“一周边线”的特点,从而认识“周长”。这样设计,从生活中的实物着手,先形象地感知生活中的“周长”,再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认识数学中抽象的“周长”,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最后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数学—生活”的设计,把形象与抽象形结合,帮助学生逐步将“周长”这一概念从生活与实物中逐渐剥离、步步明晰。</p><p class="ql-block"> 二、在有效探究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p><p class="ql-block">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组织引导学生经历有效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教学中,柯老师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次是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之后,组织学生探究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二次是在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阶段,组织学生探索五角星和圆形的周长求法。两次探究活动,柯老师都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讨论测量计算方法,再进行展示交流。活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周长的认识,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p><p class="ql-block"> 总之,柯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预设初步认识周长,并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深入理解周长。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潮连中心学校 邓木伟</b></p><p class="ql-block"> 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可分为三大方面,即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p><p class="ql-block"> 课程标准明确了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即是课程标准向教学。新课标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单元教学设计注重情境创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学习任务,将学习内容蕴含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向素养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单元整体教学特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整体性、联系性、主体性、计划性。整体性和联系性是单元整体教学最为重要的两个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统揽所有教学资源,从整体上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注重数学知识及各章节之间的内部结构和联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混乱到条理,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最终帮助学生构建模块化的知识框架,避免以前那种孤立的、单个知识点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心有所信,方能行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有所悟,而后笃行。</b></p><p class="ql-block"> 相信通过此次学习研讨,紫茶片区数学团队一定会凝心聚力,踏歌而行,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相信蓬江区的数学教研之花一定会愈开愈盛,愈姿愈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柯燕</p><p class="ql-block">一审:许健敏</p><p class="ql-block">二审:李慧娟</p><p class="ql-block">终审:区秀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