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呼归石花阶公园》 作者曾弟福

强强

<p class="ql-block">我今天独自走南滨路,在规划展览馆旁边,看到有人游呼归石公园。该公园是三年前就建好的,不知何故,一直封闭着。</p><p class="ql-block">2020年还有人把门,有一天我刚走到门口就吃了闭门羹。三年过去了,新冠病毒也赶跑了,公园也该开放了。</p><p class="ql-block">说起呼归石,就是朝天门正对面,靠近南岸江中,有一块巨大的礁石,形如乌龟。洪水时淹没江底,形成了暗礁,过往行船,畏为险途。航道部门经多次爆破化为坦途,但是世问又少了一个历史景观了。</p> <p class="ql-block">该礁石历史传说是,大禹治水远去他乡,多年不归。其妻涂氏盼夫归来,日经月久,情感所致,化为盘石。后人称之为”呼归石”,呼叫丈夫归来之意。</p><p class="ql-block">该礁石因其形似乌龟,民间百姓多称呼为“乌龟石”。据我所知,江岸坡上原有一条街叫“五柱石街”,街两边房屋顺石阶依山而建。何以五柱石街,我也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末建南滨路前,江边一岩腔下,还有一个土地菩萨神龛,保佑过往行船的安全。此处已埋于滨江路中。</p><p class="ql-block">南岸区政府把朝天门正对面的一块荒坡,借用这一历史的典故在此建园,正是用心良苦。此处的地理位置,是一处很好的观景地方,正对朝天门。比在南滨路上观景,此处着便有“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的感觉。为此建园者在悬崖上建了三个不同高度的观景台,其中两个平台虽小,但栽了棵独立青松刻意衬托,不但在此可以观景,也是一处景观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最高一处观景台面积稍大,造有亭子一个。从下往上看亭亭玉立,这也是整个公园中唯一的人工建筑物,取名“呼归亭”。</p><p class="ql-block">整个公园的纵向高低落差达46公尺,有一贯穿公园的盘山公路逶迤而上,象一条巨龙俯瞰长江。更可贵的是一条人造小溪流,潺潺流水形成几处小瀑布,三次穿过公路,又修了三处小桥。一条小溪将巨龙串起,又有瀑布,又有小桥。桥边以长豋作栏杆,供游人歇息,真是造园者匠心独创。</p> <p class="ql-block">游人从公园的最高处俯瞰,全园一览无余。公园内没有茂密的疏林,造园者将原来的岩石尽情裸露,没有种植花草将其遮挡。公路的两边,各有一条爬山石梯道,转来转去,曲径通幽。</p><p class="ql-block">为什么造园者不把它叫呼归石公园,而叫呼归石花阶呢?给看路边上的展板介绍,就是他们因地制宜在所有的道路两边广植四时花草,园内无树(少树)所以叫花阶。</p> <p class="ql-block">我这一生游过无数的公园,象这样在弹丸之地的荒坡上,坡度又如此之陡,竟因地制宜,顺其自然,裸岩露石,别具一格。既适合观景的去处,又给南滨路增添了一处好景观。</p><p class="ql-block">我要为这处袖珍公园点赞,还要为造园者的匠心之作点赞。读者门要是有暇,不妨也去游一游,看是否有同感。</p><p class="ql-block">作者曾弟福</p><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22日写于重庆南岸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