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有效教学,真正实现资源共享,3月22日下午,我们五年级语文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备课的主备人是时媛芳老师。我们围绕她所主备的内容第四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清贫》展开讨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备课之前,大家先对第四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第四单元是关于人物描写方法的初步学习,主要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来体现人物的内心,抓住了单元主线和本课主要内容,那么在探讨教学过程时我们就有了依托和方向。</p>  <p class="ql-block">  针对《清贫》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媛芳老师的思路为:</p><p class="ql-block">1.在识字写字方面,先对生字进行检测,然后随文认识生字,重点指导学生“矜、镯、坞”这三个字的读音。强调多音字“吓”的读音;</p><p class="ql-block">2.在阅读理解方面,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并分角色朗读、圈画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p><p class="ql-block">3.在语言运用方面,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方志敏清正廉洁,但对两个国方兵士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更多,引导学生感悟侧面描写的写法,也就是反衬法,用国方兵士的贪婪、腐败,反衬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p><p class="ql-block">4.最后是拓展,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体会先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p>  <p class="ql-block">  针对她设计的环节我们又进行了探讨和补充:</p><p class="ql-block">1、学生概括能力欠缺,可以以问题链的形式帮助学生搭建理解支架,如:文章写的谁?(人物)他遇到什么事?(起因)怎样处理的?(经过)最后怎么样了?(结果)从中我体会到什么?最后加上提示语,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形成规范的思维模式。</p><p class="ql-block">2.朗读指导一定到位。在品读课文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语气变化、音调处理、表情及肢体语言,感悟人物内心。逐步形成朗读能力。</p><p class="ql-block">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怎样将人物内心表现出来的。将阅读、思考、表达结合起来。(可当堂写小片段训练)</p>  <p class="ql-block">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每次的备课都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成长,相信我们的携手努力会带来一路花香,期盼下次我们的备课更加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