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的厚积薄发 散谈

玉松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竹笋的厚积薄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nbsp; 黄玉松</p><p class="ql-block">&nbsp;&nbsp; (创作于2023年3月22日晚)</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人们对竹笋生长的规律的了解,基本上都不是很深刻,一般只停留在表象之上。人们都认为,竹笋生出来后,只要二三十天,就能长成了十多米高的翠竹。所以大家都认为从春笋到翠竹,只需要二三十天的时间,大家只晓它生长速度太快太惊了,并不完全明白它在地底又是如何孕育和积淀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而这种认知是十分肤浅的。殊不知在竹笋破土而出之前,需要三年的根须沉淀与竹笋胚胎孕育的漫长时间。所以说竹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厚积薄发。如果没有一千多天在地底下日积月累的生命沉淀,以及对养份的长久吸收和大量存蓄,那么竹笋根本就不可能破土而出,也根本不可能在二三十天内,长成高耸坚韧的翠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由此可见,竹笋的厚重积淀是她能在二三大迅猛异常的高长成竹的根本之所在。人的成功也与竹笋积淀有及极相似的地方。俗话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夭下知,俗话又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俗话还说:&nbsp; 不经一番严彻苦,哪有梅香扑鼻香。说得都是厚职薄发,与竹笋的迅速长成的翠竹的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还说:&nbsp;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从反面说明了厚积薄发的深邃哲理。又如春秋战国时,甘罗十二岁为宰相,可怜十三就夭折。周朝的丞相姜子牙:&nbsp; 八十三岁遇文王,打出一个周天下。甘罗为何十三岁就夭折了呢?那因为他人生阅历和智慧根底都十分肤浅,所以在他十三岁时,就被那些老奸巨滑,阅历丰富的大臣害死了。而姜子牙则截然相反,不仅阅历丰富,智慧超群,功底深厚,为人老道,基础扎实,所以,他不但协助周文王创立了周朝江山,而且还能急流隐退,保全了他一世的英名。从甘罗和姜子牙的不同人生和最后归宿的两个例子来总结:少年得志固然好,大器晚成更为佳。</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综上所述,我们时刻要以竹笋为人生的榜样,以竹笋的厚积薄发的卓越品质为人生的导师,坚定不移的向竹笋学习,向竹笋看齐,一定要努力的仿效竹笋坚韧不拔的精神,那么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更稳,迈得更远,登得更高,活得更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