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和初春一起</p><p class="ql-block">             草木抽芽,共盼芬芳</p><p class="ql-block">                    和榜样一同</p><p class="ql-block">             增技进能,共赴卓越</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高效课堂,践行新课程标准,以名师引领、骨干教师示范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核心素养,创设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张莉老师执教的《Whose Coat Is This》,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用《灰姑娘》的童话故事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层层深入地学习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重点词句。游戏设置环节,通过组与组之间的比赛,缓解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整个课堂设计新颖,任务性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寓学于乐,让学生和老师们记忆深刻,久久不忘。</p>  <p class="ql-block">  张敏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老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学生意识到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其次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最后通过设置各种有针对性、层次性的练习题,发掘出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杨倩倩老师执教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双手托举的“中国梦”》,主要围绕“双手”而展开,先由吴孟超的双手导课,再到钟南山、张桂梅等名人的双手,然后联系到身边人的双手,最后引导学生想到自己的双手,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了远大梦想。并明确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一脉相承,无数小梦勾勒出“中国梦”的生动轮廓,融合成了“中国梦”的共同底色,有梦想的人就会有希望,有梦想的国家必将强大。</p>  <p class="ql-block">  杨希老师执教的《初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杨老师能够根据学情设置教学重难点,整合各种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整节课充满着厚重的爱国主义情怀。导入时杨老师用朱自清对陆游“爱国诗人”的高度评价,使学生对陆游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为接下来更好地体会他的爱国情怀作了铺垫。在引导学生体会陆游悲愤的情感时,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入《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到金人的入侵南下对北宋人民生活的影响,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此同时引入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诗句,让学生对当时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生,偏安一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知道了陆游悲从何来,怒从何生。接着用陆游的众多爱国诗句让学生明白陆游一生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收复失地!与此同时,杨老师还利用了课件、音乐、视频等手段服务于教学,直观形象,渲染氛围。在结尾时用电影的《满江红》片段结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杨老师的这节课非常厚实饱满,可以看出,她有着深广的文学积累、敏锐的文学感受力和精准的分析能力,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学生呈现了一场古诗盛宴。</p>  <p class="ql-block">  于爱妮老师执教的《倒数》一课,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了解了倒数的意义及求一个任意数倒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基础上,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并要会使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归纳能力和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学校班子成员以及授课教师所在教研组成员全面参与了听课活动,老师们认真听,仔细记。</p>  <p class="ql-block">  “一路耕耘一路歌,且迎风雨且徐行。”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充分展现了学校骨干教师们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教学技能的创造性,更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宝贵机会,真正实现了共学习、共进步、共成长。</p>  <p class="ql-block">图文:张青青</p><p class="ql-block">审核:张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