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天是个温暖、烂漫而新生的季节,而对于滇西边陲的人们来说,春天却有着来自大自然馈赠的独特“风情”。</p> <p class="ql-block"> 从蜿蜒盘旋于半山腰的杭瑞高速飞驰而下,富饶美丽的怒江坝,宛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人间仙境,春天的怒江是个倾城倾国的姑娘,不禁让人想起万楚的那首诗作:“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美丽的怒江担得起这绝代风华。</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怒江是极尽温柔的母亲,温情的抚摸着两岸居民安居乐业。怒江两岸,放眼望去,“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烈。”木棉花似火焰,熊熊烈烈,茜色炎炎,清代的陈恭尹用“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将木棉花比作英雄花,清初诗人屈大均用“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生动描绘了木棉闹春的绚丽景色。而我却因舒婷的《致橡树》深深的爱上了这红硕的木棉,“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戴;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矩。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露雾;我们共享雾泻、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舒婷将女性意识觉醒下独立、平等、互相关怀、互相理解、共同进步的爱情观刻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提起怒江的水,人们往往都会想到用汹涌澎湃,狂涛怒吼这类词来形容怒江之水的湍急壮观,然而,春天的怒江水就如同山间小溪静静地流着,发出低语,阳光下的溪流像一面蓝得发亮的绸缎在抖动,清澈,欢畅,如一曲富有光泽和悦耳动听的歌,一直流向远远的印度洋。怒江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两岸居民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天籁从来都被解释得虚无缥缈,似乎只有那些似有若无的声音才是天籁。站在怒江沙滩边,赤脚踩进清凉的江水里,展开双臂,闭眼呼吸,你会体会到天籁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是江水流动的声音,树木随微风摆动的声音,是土地里忙碌的声音、云彩、鸟儿和虫子的声音……它们一起汇成了怒江的声音,这才是人间仙境,让每一个走进怒江的旅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怒江两岸的居民是幸福的,他们只要一弯腰,便能触摸到地球的心跳,他们只要一伸手,便能采摘到甜蜜的仙果。人间的烟火,大自然万千的“风情”在怒江大峡谷深刻的皱褶里,与地久,与天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