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所著,是本教育经典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翻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p> 读书感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条建议之首,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但是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我们教授学生会有明显的优良差等级呢?为什么我们同时传授知识时,有的学生可以完全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可以完美的错过。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计划每个学生将要在课堂上做什么,没有因材而异。每个学生都是社会上独立的个体,由于家庭背景,生长环境,个体成熟等等原因导致了他们在进行脑力活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出适当的加法与减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霍姆林斯基强烈的建议,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通过读书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整理很好的土地,只要撒上种子,就会发芽生长,取得收成。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思考得越多,他内心中由于对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知识具有迁移性,学生学习课本上知识就会越来越容易。当然,作者笔下的读书,跟我们教会学生学会流利的朗读不是一回事。只有当学生的脑力劳动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被确定下来,也就是我们说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爱钻研,爱思考的孩子。这也正式我们教育者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到这些建议的时候,有时候懊恼自己的消极,忽略了读书,忽略了学习,忽略了我交给学生课本上的那点知识只是沧海一栗的简单道理。此时此刻我在想,如果我的教师之路是一场修行的话,我希望在修行的道路上遇见未知的自己,因为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要学会从容,学会淡然。而且平时在教学设计上重视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理论结合实践在今后的的教学中得以体现。我想这是我最大的收获。</p> 寄语班主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教师自觉阅读,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修养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