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拥有千年辉煌的民族。祖先也曾在富庶的平原坝子繁衍生息,只因为躲避战争、杀戮,我们不得于进入大山以求自保。因为元、明、清、改土归流,在西南之境实施“编户齐民”流官统治,摒弃彝俗施彝姓为汉姓的户籍管理,使彝传统文化跌落低谷,也是形成今天彝人极度自卑心理的成因。历史让我们忘记了自己,胜者成了驰骋西南的大汉民族,而我们却流离失所背离故乡。庆幸的是我们祖先留有《指路经》,归祖后毕摩们会照指路经的方向带我们回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说这段话不是要挑拨民族团结,而是要告诫每一个彝族同胞,我们彝族走到今天是很艰难的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民族。无论今天的你过得如何,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民族的未来……身处经济自由化商业时代彝人,因为利益至上很多人想的都是个人利益,早已经把这民族这个概念抛掷脑后,但我想告诉天下的彝族同胞们我们是彝族。无论身在何处,不管贫穷和富有理应不忘民族,一个民族的兴衰会关系到千万彝家。 如果这个民族衰落破败,你个人混得再好你觉得你光荣吗?只要你是一个有良知有骨气的彝人我想你的内心深处是难过的,是伤心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自己的民族富强而感到骄傲的事,这是每一个彝族都应该想的事。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走的路不是朝着让彝族走向富强方向的路,我们的民族就好比是一棵千年古树,要让她永远的立足民族之林是需要每一个族人都去付出和爱护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彝族同胞纷纷外出,彝族文化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动逐渐流失汉化。庆幸的是很多的彝族同胞意识到民族文化危机,也从各方面努力补救。我们没有很大的能力去发展我们的文化,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保护我族文化,让我族文化传承下去。新一代青年,你该觉醒了。民族文化,将离我们远去,大家共同努力吧!把民族一切救回来,虽然不能挽救多少,至少我们要尽力。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自己去选择创造,但民族父母你是无法选择。当这一切注定了之后你唯一最应该做的是时刻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爱护自己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现在有一部分彝族青年!会讲,学这些东西干嘛又不来钱又不能吃,而且手有了点钱时常出入灯红洒绿场所或贩毒吸毒。彝族小伙们不应该这样,钱该用到该用的地方,比如捐给民族文化传播团体。挣钱不容易这样高消费的时候,有没有想家人,还有断不了的醉酒风气,哪里办的大事小事聚会,一桶一桶的白酒,一件又一件的啤酒,喝点啤酒都觉得高大上的民族,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堕落的风气理应丢弃,希望每个彝族青年都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传承好祖先留下的文明,如果条件允许希望彝族未来青年以及大学生,应大量拥向部队、国防、科研单位、或留学欧美,只有这样能使这个民族富强前进的动力……在不久的将来才能建设好美丽的夷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李绍峰,来自双柏县大麦地镇底土村,双柏县彝学会会员、州彝学会会员、省彝学会会员,毕摩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彝族文化传承、研究、整理、归正及彝文翻译、书写等方面颇有造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