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学科研究,引领教师对新课标进行深入学习、交流与研究,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段村镇第一中心校于3月21日在段村小学举行了数学学科新课标主题教研活动。小学段所有数学学科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由段村镇第一中心校教研室主任裴文俊老师主持。</p> 第一项:数学教师王潇英作讲座 <p class="ql-block"> 数学教师王潇英老师对2022版数学新课标作了主题为《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探索》的讲座。王老师强调了新课标中将“数学核心素养”集中到“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她解读了核心素养的一致性、阶段性和整体性。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参与其中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以后数学的教学过程紧扣新课标。她还重点分析了新课标中的变化,整体的领域没有变化,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形式上基于抽象结构,理念上更强调核心素养,这些都需要结合后期教学实践去理解。 </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中特别谈到了“一致性”。数的概念本质的一致性与数的运算的一致性。其核心就是计数单位。数学中数的学习过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就是从少到多、又到少的一个过程,又到少最关键的就是感受到“一致性”,数在概念本质和运算上感悟到了一致性,就是将学习到的这些数,找到他们共同核心点,这样数的认识不再是杂乱的,而是具有共同的特点和系统性。</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数学课程内容都包括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没有变化。但是,为了更好地适用于四基的教学,或者进一步说更好地适用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这次课标修订有个总体趋势是这样:在数与代数中要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并且把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初中去;在图形与几何中,更加强调几何直观,这样的话就增加了尺规作图的内容。增加尺规作图就是在小学数学中要增加一些操作,让学生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本质,感悟数学这个概念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课标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学业质量,让老师们明白了从教什么到怎么教,教到哪种程度,相比较2011版课标有了更明确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学生学习的目的最重要的是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必须是体现社会的应用价值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即要求老师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我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我是为了解决社会中真实问题而学习,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p><p class="ql-block"><br></p> 第二项:展示新课标学习笔记 第三项:数学教师互动交流 <p class="ql-block"> 全体数学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就新课标所涉及到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p><p class="ql-block"> 在探讨中,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已经学习了分数了,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呢?其实根本的目的不只是停留在将数据都画成百分数利于比较,更重要的是分析后做出判断或预测等,它是有社会意义的。所以不再把百分数当作数来研究了,而是丰富了它的统计意义,充分考虑了百分数在现实的社会价值。</p> <p class="ql-block"> 最后,段村镇第一中心校教研室裴文俊主任就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一、强调了新课标学习的重要性,并对新课标学习做出具体安排;二、就中心校前期随机听课、调研进行意见反馈;三、对新教师专业成长提出几条建议:</p><p class="ql-block">1.肯定教师是优秀的,榜样就在身边,名师引领成长;2.教师们在备课、讲课的基础上不断地观课、评课、议课、磨课、研课,坚持这些步骤,加快教师们专业化成长;3.希望老师们今后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讲课,在感悟反思、不断锤炼中成长为名师。</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新课标的学习只是开始,段村镇第一中心校全体数学老师,决心要学好新课标,用好新课标,学习中领会,实践中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p>